第32部分(第3/4 頁)
上刺刀,敵人不怕,戰士無勇。這一招先聲奪人。”
(4)破“攻城必先奪山”的慣例
王近山打仗有著超人的膽略,但他也不因循守舊,敢於創新求異,依據主客觀條件活用戰法,以智取勝。襄樊戰役,王近山又一次顯示出了他有膽有略、有勇有謀的本色。
1948年6月,劉鄧大軍與蔣軍在豫東和平漢線對戰,結果使得漢水中段的守敵陷於孤立。劉伯承決心趁機開闢漢水中段,建立戰略前進基地,命令王近山率6縱和桐柏軍區部隊及陝南軍區12旅出大別山,發起襄(陽)樊(城)戰役。
王近山率6縱從唐河出發,一晝夜急行150裡,遠距離奔襲殲敵163旅一部後,順手拿下南漳縣城,然後就一把包圍了襄陽和樊城。
襄陽自古是兵家必爭之地,與樊城隔水相望。三國時,孫堅與劉表在此大戰三百回合,關羽在樊城水淹七軍,威震華夏,小小襄陽和樊城自古就是名聲在外。但是兩城又有差別,在歷代兵家之爭中有“鐵打的襄陽,紙糊的樊城”、“奪襄陽必先奪南山,山存則城存,山失則城失”等古訓。因為襄陽在軍事上的重要性,蔣介石特指令其親信第15綏靖區司令、大特務頭子康澤率整編85師23旅精壯人馬守備。
王近山原打算先包圍襄陽,斷敵水陸逃路,再依古訓先攻佔城南諸山,然後依山攻城。可是,6縱一部攻擊城南兩座山頭,沒想到康澤早就做好了準備,23旅憑著城南和西南高地的永久性工事頑強抵抗,並施放毒氣,6縱攻擊未成,反傷亡了100多人。
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12奇兵神仗(4)
這時,6縱雖在王近山這隻猛虎的統率下越“打”越強,但全縱剛從大別山出來,人員、武器損失很大,各旅又留下了一個團在大別山堅持鬥爭,全縱只有6個團,重武器也不多。這次攻城兵力加上桐柏軍區及陝南軍區12旅等部,和守敵兵力大體相等。但襄陽是座古城,城牆高且厚,城垣完整,城外有護城河,東、北兩面有漢水環繞,南面又是大山屏障;而康澤經過長時間準備,山上山下都構築了堅固的工事。因此,6縱退下來後,有人說:城南高地打不下,襄陽恐怕沒希望了。康澤也大叫著:“王瘋子要取襄陽,除非關雲長再世!”一時之間,王近山壓力頗大。
但是,退兵以後,他就認為跟敵人死打硬拼不行,必須鬥智鬥法。
按照自古以來的慣例,打襄陽必先奪取南山,消除對方居高臨下的威脅,才能攻城。如果按此打法,攻城部隊不但會增大傷亡,而且時間也不允許。若一時攻不下南山,敵人援兵趕到,內外夾擊,還可能打成一個敗仗!於是,他一次又一次來到城西的萬山上進行觀察。
結果,他發現襄陽城西有一條約1000餘米寬的走廊,直通西門。這是到襄陽唯一沒有天然障礙的通道。但南山下卻有敵兵佔據琵琶山、真武山兩座小山,把守著這條通道,就連西門外的鐵佛寺裡都築了碉堡。這說明康澤對此也是高度戒備的。權衡各方面利弊後,王近山決心不墨守成規,改變歷史上“攻襄陽必先奪南山”的打法,集中主力,用掏心戰術,以西面為主,從東西兩面構築交通溝,運動部隊,突然攻城。
“取襄陽必先奪南山”慣例幾乎沒有兵家違背過,但是這一次王近山卻要突破陳規,從西邊進攻,這是一個大膽又大膽的做法,他真的是關雲長再世嗎?
在第一次攻城3天后,6縱3個旅和其他部隊開始從四面八方突然攻城,李德生17旅主攻西門,16旅配合。17旅49團3營、2營先後攻佔了城西敵兩個防禦支撐點琵琶山和真武山,殲守敵兩個加強連。50團一部攻佔了西關鐵佛寺,47團一部攻佔了西關同濟醫院。至此,控制了城西外圍陣地,開闢了城西走廊。
接著,18旅襲佔東關護城堤。
王近山一著使得守將康澤大為震驚,急忙把樊城守軍全部撤到襄陽城“固守”。可是,他這一撤,王近山的16、17、18旅立即從東西兩關抵近城垣,這樣襄陽一下就直接暴露在6縱攻擊鋒芒之下,聳峙於城南的大山馬上喪失了屏障襄陽的作用,守山之敵連補給都運送不上來了。王近山破常規的攻城之術馬上見效了!
康澤急電蔣介石求救。蔣覆電,8個字,令康澤:“棄山守城,固守待援”。康澤拿著這連標點都不全的命令,立即放棄城南諸山,在空軍掩護下,將城南諸山守軍撤入襄陽城內“加強守備”。
王近山不戰而取得城南諸山,完全包圍了襄陽城,部隊隨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