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部分(第1/4 頁)
家駒入場後,便是一馬平川。
這些外援的身影還包括:產險的陳強(原為美國環球保險臺灣分公司總經理),平安證券總經理葉黎成(原唯高達證券行政總裁),平安信託董事長童愷(原高盛亞洲執行董事),前平安銀行行長陳昆德[中國信託金融控股公司(臺灣)副總經理],平安資產管理楊文斌(安泰日本首席投資執行官),等等。
鼎盛之時,平安保險總部的財務、精算、IT、培訓、投資、營銷等主要業務門市部的負責人都由外籍人士擔任。彼時,國內保險業90%的外籍專家在平安。當然,這些外部引入的人才薪酬也高達數百萬港幣,甚至超過美國財富500強企業的頂級管理人員。不過,馬明哲認為這些付出是值得的,“他們為平安帶來的收益夠平安為他們發500年工資”。
同時,相對於頻繁變動的本土“叛將”們,進入平安體系的海外人才,除少數之外,更願意守住自己的“一畝三分地”。這顯然亦是一個重要的考慮。
平安2007年迴歸A股之時,馬明哲認為平安的第三大投資亮點是“國際化、專業化的管理團隊”。根據平安推介的資料,目前平安集團和壽險公司高管層面,外資團隊佔60%,本土人士佔40%。
不過,馬明哲仍然強調,除了海外人才外,平安也注意培養本土的精英,只不過方式有異,“平安不是把人送往海外,而是在實戰中培養。每一個海外人才簽約之時,都有一條要指定培養3~5個本土的人才”。
銀保生猛崛起,轉型知易行難
除了投連,平安於20世紀末的另外一個創舉就是引入銀行保險。
2000年8月,平安保險率先在銀行櫃檯推出了分紅型儲蓄保險“千禧紅”,由此拉開了銀行保險之巨幕。
銀行保險業已成為中國壽險行業中與個險和團險並列的三大支柱性渠道之一,並且不斷改寫歷史。2001年11月,剛剛復業的太平人壽,借銀保之力快速攻城略地,颳起了一陣太平旋風。2002年,復業後第一個完整經營年度,太平人壽即實現銀行保險保費收入11。6億元,創立了新公司低成本高速度進入市場、取得規模效應的一道典範。
太平人壽遠不是最生猛者。
2008年1~6月,上海銀保重排座次。“新兵蛋子”人保健康以33。7億元的半年成績單,領跑上海銀保市場,一舉超越此前穩居上海銀保市場“一哥”的新華人壽,以及“老兵油子”泰康,這兩家公司銀保分別收入21。5億元和15億元。
其產品“常無憂”在上海的農行、中行、工行強勢銷售,月均保費自3月起維持6億元的高臺運作。
借銀保之力,人保健康一舉站上36。3億元的保費平臺,直接殺入三甲,僅次於平安、國壽,成為上半年上海保險市場的“探花”,市場佔有率飆升至13。83%。
業績成長之快,令人側目。
後生們崛起之前,平安是銀行保險的急先鋒。
1996年,平安在上海成立銀行保險部,1998年在深圳總部成立代理部,2000年10月銀行保險市場開始真正啟動;2001年第一季度即完成全年指標(5億~6億元),全年進賬20餘億,佔到平安壽險的近三分之一,一舉成為平安壽險的三大支柱之一。2002年,平安已經將四大國有商業銀行和10餘家股份制銀行“一網打盡”,全國共有合作簽約銀行網點1萬多。僅網點數量,平安達到一個高潮。
緊隨平安,中國的壽險公司掀起了銀行保險的熱潮。
2002年,國內壽險總保費收入同比增長16。56%,而銀行保險同比增長達到400%,實現業務收入388。42億元,占人身險保費收入的17。07%;2003年銀保實現業務收入764。91億元,已佔人身險保費收入的25。92%。(4)
三分天下之勢鑄成。
2003年1月1日後,監管層放開銀行保險代理中“1+1”模式的限制,一個銀行的網點可以銷售多家保險公司產品,保險公司之間的競爭愈演愈烈,導致了手續費的惡性競爭,甚至形成一些手續費支付的“潛規則”,保險公司微利、無利,甚至虧損;同時,銀保產品和銷售都同質化,例如產品多數屬於儲蓄替代型產品,期限短,保障低;銷售則主要依託銀行儲蓄櫃檯和人員,無法深入。
在“銀行—保險公司”的零和博弈中,掌握資源的銀行往往獨佔主導地位。與銀行代理保險手續費收入節節攀升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