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部分(第2/4 頁)
,最成功的也就是這一部了。
只是,由於孟星輝創立的星空娛樂取得的成績更加嚇人,所以在文學界光芒四射的作品星光反而被遮掩了不少,若不是金老先生光臨中海,親自當面褒獎,孟星輝都差點忘記了他還有一部在網路上相當火爆的小說了。
試想想,即便是《武破天驚》吸金破億,創下網路小說的銷售神話,又怎能和銷售額百億美元的“智慧反盜版追蹤程式”相比?也不能和賣掉了兩千萬張的音樂專輯相比,只不過對於文學界的人來說,壓根就不會這樣比較,他們肯定還是著眼於這部作品和其他網路作品的比較,甚至和傳統武俠小說的比較,至少金老就覺得,他這部小說乃是繼往開來的驚世之作。
“金老,您這真是謬讚了,”孟星輝面對自己少年時期崇敬的偶像,還是有點不淡定,雖然他現在也已經是個超級偶像了,但是被金老如此稱讚還是有點受寵若驚,說道:“星輝末學後進,螢火之光,豈能與金老爭輝。”
當初金老憑藉一支生花妙筆,書寫武俠童話,將作品放在《明報》上連載,引得無數港人趨之若鶩,硬生生撐起了《明報》,並且為全世界華人營造了一個有血有肉慷慨激昂的武俠世界,時隔數十年之後餘熱依然不退,此等前輩英姿豪情,實在令任何一個後來者都有一種高山仰止難以逾越的慨嘆,儘管某些三流作家在不止一個場合都口出狂言,刻意貶低金老的貢獻,但很快就被金迷噴死在恥辱柱上,就像金老所說,他並沒有刻意留戀那個位子,武俠宗師的名號也不是他自己封的,而是透過這一系列偉大的作品逐漸奠定其地位的,如果你想取代他甚至超越他,那就只有用作品說話,光靠嘴巴說是沒人理會的。
如果論財富和未來的發展,孟星輝現在就已經超過金老了,畢竟金老雖富有,身家也不可能超過百億美元,但是在文學領域,金老卻是孟星輝真正欽佩的為數不多的當代作家,因為金老的創作觀和孟星輝的“人本主義創作觀”是極其相似的,縱觀當代文壇,能夠將文學性和娛樂性結合得如此之好的作家,舍金庸其誰?不同階層,不同文化水準的讀者,都能從金庸作品中找到自己想要的東西,雖然頂著通俗武俠小說的帽子,但依然可以登堂入室,步入文學殿堂。
無論是文學,音樂,還是電影,都決不能拋棄人民大眾,曲高和寡的結果可能就是孤芳自賞,狂傲如姜文者,在拍完《太陽照常升起》這種業界好評如潮,卻在票房中遭遇慘敗的所謂純文藝電影,不還是要拍出《讓子彈飛》這樣的商業片嗎?他也知道純文藝電影會受到業界的好評,但他同時也知道,業界的好評不能當飯吃,最終還是要面對絕大多數的觀眾。
孟星輝的創作觀,一直都是沿照金老這條“人本主義”的道路向前走的,事實上無論是他的小說《武破天驚》,還是他的音樂作品,都沒有拋棄絕大多數人,他的小說受到億萬人追捧的同時,在業界也備受肯定,連香江四大才子的金庸和倪匡都對他推崇有加,這就已經可以說明問題了,要知道金庸其人是極其嚴謹的,如果他不認為你好,絕不會在公眾場合如此誇獎;他的音樂作品幾乎引起全亞洲的瘋狂,上到精英階層,下到販夫走卒,無不聽得如痴如醉,都能從其中找到共鳴,縱觀最近幾年網路上暢銷的所謂神曲,多半都是《老鼠愛大米》《兩隻蝴蝶》《愛情買賣》這類被專業的音樂人駁斥為根本不算音樂的口水歌,但孟星輝的作品卻不是這樣,他是近年來唯一能做到雅俗共賞,既在銷量上席捲所有階層,又能得到專業人士推崇的音樂人。
這一切,都要感謝金老先生作品的啟迪。
金大俠與孟少俠,兩代武俠小說的宗師級人物相遇握手,惺惺相惜,這樣的場面絕對是歷史性的,所以現場不少人都不約而同地舉起了手機,拍下了這極為珍貴的一次握手,將這個瞬間定格為永恆。
金老先生見孟星輝如此自謙,微笑道:“年少成名,卻能做到不驕不躁,仍然能維持一份謙虛自省的心態,單是這一份涵養,已經足以保證你受用一生了。小孟啊,我的年事已高,封筆已久,不可能再有作品問世,以後的武俠小說中興大事,就要靠你了。”
孟星輝愣了一愣,說真的,寫完這部《武破天驚》之後,他並沒有打算再寫小說,畢竟他寫這部小說只是為了圓少年時期的作家夢,如今美夢成真,他也過了一把作家癮,以後就不打算再寫作了,他最想做的事情,還是拍電影,畢竟電影的影響力,傳播速度,都不是小說能比擬的,但是金老這麼一說,他的心思又有點活泛了,既然偶像都如此看好,他沒有理由不繼續寫下去,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