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第3/4 頁)
食用,每一個動作做到了全方位的要求,手抬多高啊,衣袖在什麼位置輕提,以及每個菜從哪個位置夾菜,對應什麼樣的客人應該夾哪個位置,可謂是極盡苛責的細緻。
有了諸如此類的種種要求,林熙感覺到了一種束縛和壓抑,可隨著時間的拉長,她慢慢便習以為常,甚至發現了這種規矩下的好處:自律自覺,以及不經意間的規範。
其次改變的是生活的節奏以及品味。
葉嬤嬤給了她不能想象的奢華生活,每天從早上一睜眼開始,屋裡的丫頭婆子們便是連軸轉,以前她起床洗漱這事,一個婆子就伺候過來了,如今到好,竟是要至少四個人伺候,一個伺候洗漱,一個伺候穿衣,一個伺候梳髮,還有一個全然盯著時辰,跟個監督者似的,若是那日裡葉嬤嬤興起要求林熙得著盛裝,那伺候起來沒六個人竟不能夠了。
而林熙從開始更為細緻的接受六藝教導時,葉嬤嬤竟把平日裡剔除的射和御也要教習,起初林熙以為這是為了湊個藝能齊全,後來和葉嬤嬤偶然說起來才知道,葉嬤嬤的目的是希望她能強身健體,外加萬一日後遇上這種場面,心中有數,難免一時不察錯了禮數,招至詬病。
許是葉嬤嬤心裡有數,又或者她本身的要求就極為高,這當頭的一個月,就有二十天裡被要求著了盛裝,所以林熙整日穿著華服,而且每過幾日就有一套全新的送來,以至於林熙開先還能頗為歡喜,後面一件件的好衣裳好料子不論多麼華貴精美,她都無動於衷了。
穿是如此,吃就更別提了,林熙可以很肯定,作為林府大小姐林可時,她活了十六年吃過的好東西,還沒這一個月多,當然吃過的藥也沒這一個月多,葉嬤嬤不知道哪裡尋來的廚娘,不但做的食物好吃不說,還成日裡要給她弄一鍋藥膳,味道鮮美的,她很是想大快朵頤,但是,葉嬤嬤盯著她,她只能照規矩的吃個八成飽,而後頗為遺憾的看著它們被收下去。
吃穿如此好,用的自也不差。
從帶的頭面,到練習書畫用的文房四寶,個個都是奢華的物件,害得林熙內心壓力極大,總擔心會摔了這個,蹭了那個,她戰戰兢兢了一段時間,終於還是有天失手打碎了一個玉質的筆洗,她本以為葉嬤嬤會好好和她算賬的,可葉嬤嬤除了責怪她畏首畏尾外,卻對那筆洗提都沒提,林熙整整反思了半夜才明白過來葉嬤嬤的用心良苦。
做主子的都這般改造了,丫頭婆子們自然也少不了。
從貼身到灑掃,從一等到粗使,各有各的規矩,一樣的要改要練,葉嬤嬤管教時說的清楚,若是首次犯錯,只口頭提醒,若是二次錯了,便是打手板,待到第三次,就直接捲鋪蓋出去吧。
一個月下來,粗實換了兩個,貼身換了一個,倒也在這種強壓下,大家迅速的適應了。
半年後,整個碩人居不用葉嬤嬤每日裡盯著,便已井井有條,而七歲的林熙也已經完全適應了自律的生活,十分的規矩。
可這個時候葉嬤嬤給林熙加了一項修煉:觀棋復棋。
手談是文人所愛,當葉嬤嬤提出來時,林熙還以為是要教她學會手談,為日後所用,豈料和她所想差別太大,竟是葉嬤嬤拉著廚娘兩個人下棋,然後要林熙在旁觀看,待到她二人下完時,本該她們自己做的覆盤,就變成了林熙的事。
她以前對手談接觸的不多,父親林昌雖然會,但興致似乎不高,以至於她這個當女兒的也沒什麼進展,能夠多少知道一點,還是因為長桓自己要打棋譜,偶爾會扯上她。
因為這個爛底子,林熙起初很難覆盤,往往二十多次對手後,就記不清楚了,偏去和葉嬤嬤請教吧,她連教都不教,繼續再來,以至於林熙常常記得是焦頭爛額。
不過每當完成這一項修煉後,林熙就會很是感慨:一個廚娘都下的這麼好的一手棋,真不知道葉嬤嬤從哪裡尋來的“妖孽”,難道這就是物以類聚?
只是她好奇之下尋問葉嬤嬤,葉嬤嬤卻從不回答她,以至於和人家處了近十個月了除了知道廚娘姓董,除了做飯極好,還下的一手好棋外,便只知道每過兩天這廚娘便有一日休息不來伺候,而這一天,小灶裡伙食的事,便會有葉嬤嬤親自掌勺,下棋給林熙覆盤的事,便會落在瑜哥兒的身上。
因著林熙如今年歲小,也沒那麼多避諱,瑜哥兒也不過十歲的年紀,用不著男女大防,便常常能在傍晚瑜哥兒下學回來後,兩人說道上幾句,若趕上瑜哥兒陪著下棋,還能多聽幾句小學裡的見聞,有時是同窗的,有時是先生的,還有時竟是相關到宮裡的一些事,雖大多不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