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第3/4 頁)
)累計已達224�4億美元,到位資金為110億美元。
跋:越南貨幣危機是否會演變為新的亞洲金融危機
2008年5月底,當人們還在討論美國次貸危機是否已經見底,世界經濟是否將逐步走暖的時候,在被大家一致看好的東南亞,在被稱為亞洲新小虎的越南,出現了股市大幅下挫,貨幣迅速貶值,物價飛速上漲等嚴重問題。而此前,越南一直被稱為是亞洲的小新星。在如此短的時間內,越南經濟形勢的急劇惡化,的確讓人們感到意外。這不由得使人們想起11年發生在同一地區的金融危機。
1997年泰銖大幅貶值誘發的東亞金融危機,給整個地區帶來的痛楚還歷歷在目。發生在泰國的危機竟然波及到整個東南亞地區,對泰銖匯率的“矯正”迅速演變為地區性金融危機。時間已經過去11年,至今仍讓人們心有餘悸。那麼,越南會不會成為第二個泰國,越南危機是否會演變成為新的一次亞洲金融危機呢?
本次越南危機的幾個特點
首先,本次越南金融危機產生的主要推動力是通脹失控。通貨膨脹是任何一個新興經濟體都不可避免的難題,不同的是在解決通貨膨脹中付出的代價能否承受。自2006年秋季,國際市場能源、貴金屬、糧食等基礎商品價格上揚,世界性的新一輪通貨膨脹就已開始。而此時,越南經濟正處在過熱之中,股市樓市價格飛漲,是全球投資者競相追逐的寵兒。越南樓市價格漲了好幾倍,股市總市值從2006年的不足10億美元猛增到160億美元。
面對明顯出現的經濟過熱,越南政府卻表現得經驗不足,對全球性的通貨膨脹問題認識不足。不僅錯過了採取措施遏制經濟過熱、過快增長的有利時機,反而繼續推升經濟的泡沫。一方面大量引進外資,刺激經濟增長,另一方面又放寬金融信貸政策,確保國有企業獲得低利率貸款。由於投資規模過大,投資增長過快,經濟過熱已不可避免,惡性通脹便隨之而來。此時,政府開始採取緊縮政策,投資者信心受到打擊,資產加速被拋售,資金開始流出越南,貨幣貶值,一連串問題便接踵而來,宏觀經濟進一步惡化。
其次,本次危機是越南國內經濟問題和國際熱錢衝擊共同作用的結果。最近幾年,越南的經濟增長速度僅次於中國。越南政府一直把追求經濟增長速度作為中心工作。投資一直處於過熱的狀態,再加上擴張性的財政政策,信貸過快增長,外國直接投資快速進入,國際糧食、能源和原材料價格不斷飆升,幾個因素疊加在一起,導致總需求拉動的通貨膨脹。越南本次危機固然有國內的問題,但是國際熱錢在本次危機中也起了很大的作用。
國際熱錢的本質是逐利,一旦發現哪裡有機會,哪裡出現破綻,國際熱錢就會蜂擁而至,獲利之後就瘋狂出逃。越南的股票市場只有100多隻股票,對於國際熱錢來說,簡直是小菜一碟,因此,越南的股市從2003年10月到2007年3月,漲幅高達780%,在全球首屈一指,房價也瘋漲。但是一旦獲利豐厚,熱錢達到目的,資本外逃的老戲就會開始上演。2006年,胡志明股票指數的漲幅全球第一,而2008年近6個月就下跌了60%,跌幅也居世界第一。房地產的情況與股市如出一轍,2008年胡志明市的房價已經下跌了近一半。
第三,本次危機是越南國內經濟問題長期積累的結果,體現為集中爆發。過去10年來,越南經濟年均增長7�5%,特別是去年達到了8�48%的歷史新高。國際投行和分析人士,也是給越南大唱讚歌。在外界看來,越南經濟一直非常好。而越南一夜之間出現危機,讓所有的人都感到非常吃驚。但實際上,在越南經濟高增長的背後,已經積累了相當多的問題。只是被連續多年的高速增長所掩蓋了。
實際上,越南經濟增長的質量並不高,經濟結構很不合理,基礎設施不完備,沒有自己的核心競爭力,經濟發展主要依靠吸引外資和對外出口。2007年,越南出口增長39%,但貿易逆差達120多億美元,是2006年的2�7倍。2007年,越南市場資金投放量繼續擴大,其中信貸比上年增加53�8%;財政開支激增至佔國內生產總值的38%;通脹率高達12�63%。當這些問題積累到一定程度,同時遇到誘發的導火索就一定會爆發。不在今天爆發就在明天爆發。
第四,本次危機國際金融投行的言論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顯示了國際大投行的能量以及輿論對經濟的巨大影響力。1986年越南實行革新開放以來,經濟發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受到西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