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2/4 頁)
國際金融機構的忽悠下,還真的忽悠出事來了。隨著全球經濟形勢的惡化,越南經濟的軟肋率先浮出水面。不管我們管它叫危機也好,還是叫困境也好,總而言之,進入2008年以來,越南經濟出現了引人注目的逆轉。
自2007年以來越南經濟的某些層面的確出現了一些困難,諸如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不斷攀升、股市和樓市出現反轉,貿易逆差顯著擴大,外匯儲備相對外債差額擴大等等。越南股指自2007年3月攀上1170點的歷史新高之後,開始了漫漫下跌之路。從2007年10月到2008年6月,降至300多點,一度創下25天連陰的罕見記錄!樓市的下跌稍遲一些——2007年的越南樓價仍然大幅攀升,一些樓盤甚至漲了四五倍,漲勢一直延續到2008年初。自2008年初開始,在房地產市場也出現了大幅縮水,2008年6月,胡志明市一些地區的房價竟然比2007年底下降了50%。
與股價、樓價的下跌相反,越南國內的食品價格在2008年出現了大幅上漲。4月,與很多以大米為主食的亞洲國家一樣,在越南也出現了大米的搶購熱潮,導致部分超市不得不採取限制購買的措施。和糧食價格類似,原材料等一些其他商品的價格也出現了上漲。
同時,為了緩解美元貶值帶來的越南盾升值壓力,越南政府在3月將越南盾兌美元的匯率浮動範圍擴大到1%,豈料反而導致越南盾大幅貶值,在12個月遠期市場上貶值幅度直逼40%!
5月底摩根士丹利的報告抓住這個時候推出,就像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讓越南以“危機”的面貌出現在世人面前。一時之間,所有的問題似乎都很危急:股市告急!樓市告急!匯市告急!糧價告急!通貨膨脹告急!
我們當然不能簡單地下結論說:“越南的經濟困局就是國際金融機構給忽悠出來的。”如果持有這種國際經濟陰謀論實際上誇大了這些國際金融機構的神通。國際金融機構的經濟學家也是人,而且是唯利是圖的一群人。他們之所以從事國際大忽悠,是為了給國際遊資造市,就是為了賺錢,不過值得我們所有人注意的是,這種忽悠可不管被忽悠人的死活,把人家忽悠傻了,忽悠蔫了,忽悠瘸了,那叫本事。這才是國際大忽悠們的真正危險所在。
現代市場經濟的穩定性建立在人們的預期基礎之上,資訊對於人們建立必要的市場信心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經濟學家的言論,尤其是來自著名經濟機構的專家的言論,是能夠左右市場局面的重要資訊。一言可興邦,一言可滅國,在某種程度上並不是言過其實。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一國經濟的異常火爆,或異常蕭條,國際大忽悠的催化功能決不能忽視。
為什麼要關注越南?
小人物扮演大角色,只有在特定的時間,特定的地點,特定的場合,才會引人注目。越南的情況正是如此。越南是一個不及我國一個省大的小國,即使這幾年表現出色,其經濟總量也趕不上中國的廣東省,按說這麼個彈丸之地出現的風風雨雨,不值得世人給予特別的關注。可是,放在全球經濟危機四伏,隱患叢生的今天,越南正在發生的事情,就不能不讓人加倍警覺。在經歷了一個不算太短的繁榮週期後,世界經濟已經進入了一個利益格局重組的新時代。而這種國際分工格局的重組,意味著世界經濟整體必然要經過一番大的震盪。如果說目前的世界經濟是個裝滿火藥的火藥桶,那麼,引爆這個火藥桶的導火索,可能是中東、可能是美國、可能是南美、可能是東南亞,也可能就是某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國家。超級不穩定的世界經濟充滿了不確定性,天知道將來會發生什麼。也許全球性的經濟危機正在一步步走來,而區域性地區發生的看似不起眼的事情,沒準就是即將到來的全球經濟風暴的前奏。越南正在發生的情況,也許暴露出的就是我們在經濟操作中曾經被忽略的致命隱患。
越南經濟在這個時候被推上了風口浪尖,內含的資訊可能十分微妙。我們不必拘泥於越南當前的經濟形勢的稱謂。不管叫它困難也好危機也罷,有一點是不容忽視的,那就是:當前的越南居高不下的通貨膨脹對經濟和金融帶來巨大的挑戰。全世界都在關注越南人將採取什麼策略應對,這場風波又將如何發展、怎樣收場。
2008年世界經濟真正的熱門詞彙,既不是次貸危機,也不是所謂的越南危機,而是通貨膨脹這個地球人都知道的詞彙。地球人已經熟知了通貨膨脹,而且也經歷過無數次的通貨膨脹。可是這並不意味著人們真正瞭解了通貨膨脹。正在發生的全球性通貨膨脹對於所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