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部分(第3/4 頁)
這麼多的人,皇太后宮裡怎麼會有這麼多的人?
做皇太后其實挺孤單的,晚上還能兩眼一閉直接睡掉,白天的日子真不好打發。一般深宅婦人,還能串個門兒、看個戲,到了皇太后這裡,戲她看不懂,門她倒是想串,可串到哪裡去?誰又敢讓她串?
本來還能去慈寧宮走動走動的,這會兒,誰也不敢提這個地方兒,康熙想起慈寧宮就傷心得要死,連路過都不肯路過。除此之外,這宮裡就沒有需要她去走動的地方——皇后病的快死的時候倒有資格勞動她老人家。
她不是慈禧沒有朝政要處理,不是孝莊沒有掌握大局的能力。
當然可以念念經,卻又不是職業尼姑。宮妃必須要過來巴結太后,但是正職是巴結皇帝。康熙奉獻出一雙兒女給她養,人家白天要上課。宮鬥沒人鬥她,她也沒那個水平去鬥,只好窩著。
真是寂寞如初雪。
這種情況下,只有在大典大慶的時候皇太后宮裡才會充滿了人聲,命婦們來請安,陪皇太后說話。平常的時候,陪幾天有幾個遞牌子的來就算不錯了。皇太后也不能天天在宮裡開Party。
幸而近兩年與皇帝的關係越來越好,有些涉及家庭的事情皇帝樂於跟她商議,其中一條就是康熙開始娶兒媳婦了。皇太后自然要把把關,至少孫媳婦得能跟她處得來。
皇太后前陣兒不是不想繼續找幾個小姑娘時不時地來說話,順便完成一下皇帝給的任務。誰叫康熙又死了一個皇后呢?——甭管康熙跟這仨女人之間是不是有真感情,這個問題太TMD考驗智商了,要是再問他對誰感情更深併為此而掐架,那是純粹的浪費腦汁——死了仨老婆,真不是什麼好事兒。在康熙這個追求完全的人眼裡,真是件難以啟齒的心事。
如果算上死爹死娘死了好幾個兒女,康熙自己心裡都嘀咕。
所以,宮裡對逝去的孝懿皇后表示哀悼,但除此之外,誰都不敢說什麼。宮裡乾脆什麼都不再提,康熙想哀悼就讓他自己哀悼。皇太后的智商在這件事情上還是夠用的,所以她不提,並且努力讓大家不要往這事上頭想。
前天,孝懿皇后附奉先殿,禮畢。皇太后就想要把宮裡氣氛帶動起來,快過年了,總這麼悶著也不大好。尤其,這裡面涉及到皇帝本人的屬性問題。
宮妃們見皇太后如此,自然要過來奉承。再加上幾個皇太后想見的人,這不就熱鬧起來了麼。
上首坐的必須是皇太后,樣子也沒大變,下面坐的人就千姿百態了。淑嘉一眼掃過去,根據衣服,就能分辨出各人身份來了。穿旗裝的應該是宮妃,穿著正式制服的當是外命婦。
這一點也挺好理解的,宮妃到皇太后這裡,算是自己家。外命婦過來那是履行公務。現在的宮妃衣著打扮倒是挺樸素的,俗話說得好,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再樸素也能分出個一、二、三等來,其中有五個人比別人衣著要精細得多。
一眼掃過,未及細看,淑嘉跟著關氏給皇太后行禮,皇太后跟前,眾人皆是草芥。能在皇太后跟前接受別人行禮的,大概也就康熙跟太子倆了。關氏與淑嘉行完禮,皇太后就給了座兒,也沒給她們向其他人行禮的時間。
關氏得了座,位置更靠後一點,淑嘉老實跟著過去站了。就聽見一個女聲道: “這丫頭就是您說的那個麼?”聲音響脆,雖然是插話,卻沒讓人覺得突兀可厭。
這誰啊?皇太后還沒來得及問話呢,淑嘉抬眼看去,是坐得位置靠前的五人之一。皇太后顯然是喜歡這個人的,也笑著說:“是啊是啊,好幾個月沒見著她了,倒有點兒想了。剛好叫她嬸子帶過來看看。”
皇太后說話間,淑嘉打量這屋裡的人。拜魂穿所賜,她現在的視力好得很,看出說話的這個人裡,有四個人看起來差不多大,年近四旬,另一個比這幾人都年輕,年約二十許,臉上都帶著淺笑。
淑嘉回憶著所知宮中情形,如今宮裡不止有四大天王。還有另一個鎮山太歲——死去的孝懿皇后的親妹妹、佟國維的另一個女兒,佟佳氏。看著真是個美人,優雅水靈,眼睛都會說話。人家姐姐剛死,就讓妹妹過來陪笑,宮裡這地方,可真是。此外,還有一個孝昭皇后的妹妹,貴妃鈕祜祿氏,不過她兒子好像病了,最近沒空管別的。
四大天王裡,惠妃與榮妃較年長,算來該有三十六七了,德妃、宜妃略年輕幾歲,也在三十開外,保養倒是得宜,比起真正青春年少的佟佳氏,明顯能看出時間大神走過的腳印。
說話的這個,根據年齡大概是宜妃、德妃其中之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