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部分(第1/4 頁)
無論如何,石文炳還是很感激石琳的:“叔父是要退下來了?回京麼?萬歲爺能許麼?”
“哪怕是找個御醫去看,也是一樣的說法呢。”
石文炳沉默了,眼前當務之急是如何處置後續了:“縱是如此,富達禮也要守滿三年。只怕叔父的一片苦心,只好便宜了慶德與觀音保了。”
石文英道:“阿瑪也是這個意思。”
石文焯是要守三年的,並不在意這個,但是他又想到了另一件事:“要不要與東宮說一說?”
石文炳比較保守一點,不想借太子之力,石文英卻道:“哪怕不求太子幫忙,阿瑪致仕之事,總要告訴太子的。”
石文炳同意了:“正好,弘曈阿哥生日到了,叫他們往宮裡送禮的時候跟太子妃說一聲,讓你嫂子去見一見太子妃。”
石文英見目的達到起身告辭:“阿瑪要返京,我得回家收拾一下。”
眾人不便相留,起身送了出去。
自家開小會,石文炳對富達禮道:“你是長孫。”
富達禮跟著就表態:“兒子省得。不能為了早兩年,就虧了操行。”
觀音保猶豫了一下:“那兒子是不是也?”
石文焯道:“你添什麼亂呢?該怎麼辦就怎麼辦,過了反而顯得矯情,又有人要說道了。”
慶德冒出了一句:“太子的意思呢?”乍一看,這樣做石家顯出了家教來,但是太子陣營憑空少了至少是一個副都統。太子會怎麼想呢?
石文炳猶豫半晌拍板:“只能請太子諒解了。”從長遠看,這是對石家、對東宮都好的一個安排。
————————————————倒敘完畢————————————————————
淑嘉聽完,對西魯特氏道:“這個我也作不得主,得跟太子說一說。”她對朝政兩眼一抹黑,這話不是謙虛。
急急打發人請了胤礽來,胤礽很給西魯特氏的面子:“您坐。家中可好?”
西魯特氏欠身相答:“都還好,就是……”看一看淑嘉。
淑嘉道:“石琳病了,想致仕。”
胤礽的運作一停:“這樣啊……他年紀也大了呢,可惜……哎,富達禮他們是不是孝期滿了?”
淑嘉道:“說的就是這個事兒,不過,富達禮是長孫,按規矩要守三年的。”
胤礽爽快地說:“我也要說這個呢,三年就三年!”石琳這當口退回來,不就是要推自家人的麼?難道還會白白讓富達禮這個嫡長孫一直閒置著?
西魯特氏萬沒想到胤礽這樣爽快,打好的草稿全都沒用,帶著好訊息回家了。石文炳等人因此對胤礽的印象又好上了幾分。
東宮裡,淑嘉看著胤礽,欲言又止。
胤礽笑道:“無妨,這樣正好。”
祝大家龍年大吉
石家與太子達成了一致,馬上派人送信往廣州石琳處。連給皇太后賀聖壽都有些心不在焉,虧得他們家大多數人都在賦閒,且是因孝賦閒,沒用出場表演。而東宮這裡,非但要準備著聖壽,還要參加一下十月初五皇十九子的滿月酒。
皇十九子倒是有了名字,叫胤禝,貴人高氏所出。康熙如今這樣的年紀又有兒子出世,喜不自勝老。
高貴人今年不到二十,已經誕育皇子,心中歡樂不亞於自己成為一宮主位。皇子們都集中到一處吃吃喝喝聯絡感情,在他們看來,多一個“小”弟弟,實是對自己構不成什麼威脅,十九弟目前的價值有二:一、表現自己對弟弟的關懷之情顯示自己是個好哥哥,二、給了大家這樣一個社交聚會的理由。
這個孩子出生的時候,他二哥正在裝病,當時宮裡為了他兵慌馬亂,連皇十九子出生的喜悅都被沖淡了很多。如今太子大安了,十九阿哥又滿月,喜慶之氣只有更濃。
皇太子打頭,一齊祝賀康熙,康熙看著滿堂兒孫,笑得臉上褶子的密度大增,連說了三個好字:“好好好。”
他好了,大家就必須跟著一塊兒好,明裡暗裡稱讚著自家爹寶刀未老——當然,話不能說得這麼直白。帝國最高統治者,其實也是一個不想服老的老男人而已。喜歡兒子有出息,更希望自己很健康。
小孩子滿月,這回的主角卻是大人,康熙被恭賀著。皇太子非常有眼色地展現自己身體已經好了,不給皇帝添堵,同時也沒有在場上表現得活躍,記得不要搶戲。
如此穩重的表現,再加上有一個極為活躍的直郡王作對照組,效果是相當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