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部分(第2/4 頁)
淑嘉:“……”皇太后天然呆的殺傷力從來沒有減退過啊!
太子妃歪樓的功夫也不是吹出來的:“戲麼,就是看個熱鬧,我聽人說這個唱腔那個唱詞的聽多了也頭大呢。”
太子妃一向是皇太后的知己,扒下臉上的眼鏡,皇太后不看戲了也忘了剛才的問題:“可不是,我聽不懂他們唱什麼,不過這小聲音兒還真是順耳。”
歪樓成功。
除此之外,還要意思意思地到各宮裡走一走,拜一拜年。各宮裡是無法親自到東宮裡來回拜的了,倒是各宮的兒子們到了東宮拜年,呃,排在朝臣們的前頭,
每當這個時候,胤禔就為自己是打頭陣的而感到鬱悶。打頭陣,就意思著他要跟太子面對面,面對面地給瞧著不順眼的人磕頭行禮,二跪六叩,讓做哥哥的情何以堪啊!
大過年的,還要討個口彩,不可口出惡言,把直郡王憋得不輕。皇太子坐在寶座上,看著他大哥那憋屈的頭頂,肚內暗爽不已。
男人們明爭暗鬥,女眷這裡就顯得平和了許多,妯娌們在一處喝茶聊天,比前面和諧多了。南巡是一個話題,本次隨駕的皇子只有三個:皇太子、皇四子、皇十三子。出行兩個多月,又不是出征也不是辦差,當然要帶女眷。
淑嘉要隨同南下的訊息是大家都知道了的,三福晉道:“太子妃真是好福氣,我們做夢都想去看看江南水鄉呢?從來都是從詩文裡讀到、從圖兒裡看到、從旁人的嘴裡聽到,再沒自己去看過的。沾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嚮往之意很濃。
七福晉道:“可不是,說起來,四嫂這回難道不去麼?”
四福晉道:“我倒想去,家裡交給誰看呢?大過年的。”
淑嘉心知這不是過年不過年的問題,動身都在正月十五以後了,年也過完了。實在是康熙的生日是在三月裡,必須準備好萬壽節的禮物,她為這事很是傷神,唯恐沒有親自盯著出了什麼紕漏就不好了。不管託了誰幫忙,最後如果有個差錯,還是要算在東宮頭上的。
虧得珍寶玩器已經準備好了,繡品在正在趕工,她家丫環挺能幹,交給她們督促著,她也比較放心。
淑嘉也不點破:“四弟妹說的是,從我踏進宮裡算起,這都快八年了,從沒離過京,這一要出去走走,還真是不放心呢。不過呀,這會兒南下還真看不著什麼好景緻呢。”
八福晉就問:“怎麼說?”
“這會兒剛開春呢,哪裡能馬上就有好景緻看了。我小的時候兒,跟著阿瑪在杭州住過幾年,冬天一樣的下雪,開春之後一樣要耗到二月裡才有真正的好景緻看。到了二月,聖駕都要回來了。”
八福晉凝神一想:“我想起來了,二嫂確是到過南邊兒的,這回算是故地重遊了罷?”
嘰嘰喳喳,夾雜著:“倒沒有景緻,有什麼新鮮事兒回來也要給我們這些沒見過世面的講一講啊。”的打趣。
九福晉、十福晉還算是新婚中,要作莊重樣,必須保持羞澀靦腆的新媳婦派頭。十二福晉就更是新媳婦兒了,在康熙的計劃裡,去年南巡迴來之後就要辦這件喜事的,因為太子病了,南巡未能成行,辦喜事的時間就更充裕了,十二福晉在十一月的時候就被抬進了紫禁城。正好與九福晉、十福晉湊成新媳婦三人組,靜聽嫂子們天南海北地閒聊著。
十三阿哥、十四阿哥是沒有娶嫡妻的,像過年這樣的大場合也不好不來給太子妃見禮,要過來呢,以自己的名義未免失禮。最後還是德妃發話:“老四媳婦帶老十四家的去見見太子妃罷。”她還遣了永和宮的宮女陪同十四阿哥側室。
而十三阿哥的側室瓜爾佳氏,則是佟妃派了宮女陪同來的。佟妃這麼做,一是賣十三阿哥一個人情,二也是給太子妃做臉,落得兩面得趣兒。
淑嘉看寧蕙穿著親王福晉的服色,位置只在皇子福晉之後,使個眼色。寧蕙會意,故意落後幾步,等大家都走了,被紅袖親來引到後面跟淑嘉說私房話。
“有件事情,不知道你知道不知道。”淑嘉與寧蕙說話一向隨意。
寧蕙也很習慣:“您說的是不是我們家二阿哥和三阿哥讀書的事兒?我們爺已經回來說了,多謝太子爺和您惦記著呢。”
“我們也是因著弘曈要讀書了,想起來你們家裡還有兩個同歲的呢。”
“我們爺倒是上了摺子,可惜聖上只允了永謙。”寧蕙說著惋惜的內容,口氣卻不是那麼一回事兒,老三是親生的,老二是庶出的,當然要自家兒子到宮裡多走動增加政治資本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