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部分(第1/4 頁)
“罷罷罷,咱們家的人都是這個樣兒。四老太爺、四老太太可好?叔叔可好?”
關氏認真地答道:“我們老太太還算硬朗,老爺子入冬卻是病了幾天有些虛。”
“怎地上回來沒告訴我?”淑嘉驚訝。
關氏笑道:“是老爺子老太太不讓說,說是上了年紀的人,有些病痛也是常有的,不值得驚動了宮裡貴人。”那時候你還懷著孕呢。
兩人又客氣了兩句,淑嘉就讓關氏一道往東次間的炕上坐了:“年前這樣忙,嬸子家裡備得如何了?”
“奴才那裡不過是些日常事務,忙的倒是嫂子。”這個嫂子就是西魯特氏了,“又是準備娶兒媳婦,又忙著三丫頭大挑的事兒。”
淑嘉精神一振:“家裡竟是個什麼章程呢?”
“家裡的意思,若是不好舉措,能撂牌子也是好的。”
“這可真是。”淑嘉笑了起來,“想當年,大姐姐那會兒也是這樣的。不瞞嬸子說,我那時候也曾這樣想過。這卻不是很難的,我去探探皇太后祖母的口風。”
“其實,家裡的意思,若是家裡好些的也成,就怕弄個只有空殼子的,規矩多架子大,偏又只剩下些規矩架子,才是真的膩味人。”
“嬸子放心,我明白了。”
關氏完成了任務,與淑嘉告別。
淑嘉到寧壽宮的時候,又是頭一個,正好與皇太后說話。
皇太后剛起床,精神正好,招呼淑嘉:“快來看看這個。”
要過年了,老太太開始收到各種禮物,其中不乏佛像、各式佛經、念珠等。這是一尊紫檀雕的佛像,端莊肅穆又面露慈悲之相,足有三尺高,是難得的好東西。
淑嘉驚道:“這是哪裡來的?可不容易得呢。”
皇太后大喜:“是保泰孝敬的。”
他頭一年當親王,這禮就不能輕了,淑嘉瞭解地點頭。“他是個實誠人。”
“可不是。”皇太后昨天收到禮之後都沒入庫,直接擺到了屋子裡,準備今天顯擺一下,現在得到了好評,興致也高了,“過年我可要賞他些好東西了。”
“您什麼時候賞兒孫的不是好東西呢?”
“嘿嘿。放心,給你的我也備下了,一定不比給他們的差。”壓低了聲音,像是做賊一樣的,“不要告訴他們啊。”
“那是當然。”
“怎麼不見了您這裡的喜姑姑?”那一位是明年到了年齡要放出宮的,淑嘉這是故意提到她的。
“哦,她呀,今兒我叫她歇了,開了春兒她就要出宮去了。”
“那您這裡豈不是要添人了?”
“可不是,你上回說也要幾個人的?”
“是啊,我那裡的丫頭也快到歲數了,我得先找幾個預備著,省得到時候忙亂。”
皇太后道:“開了春兒,咱們一道兒挑人。”語氣像是在邀閨蜜逛街。
淑嘉哭笑不得:“您可還有另一件大事兒要辦呢。”
“什麼事兒?”皇太后很是懵懂地問。
你不是吧?“大挑啊。”
“哦!”皇太后一拍腦袋,“皇帝也不缺人伺候,長大的阿哥們也都娶了媳婦兒了,十五阿哥他們又還小。你要不說,我都快忘了。”
合著您家兒孫不用,您就把這事兒給忘到腦後了啊?
皇太后又說了:“我記得那回來的那個小丫頭就是明年大挑的?你那妹妹?”
“是。”
“那是個不錯的孩子,值得個好人家。”
淑嘉順勢道:“您太抬舉她了,她因是庶出,婚姻上就有些難處。若是不好處置,撂了牌子自行聘嫁也是使得的,別為了她倒傷了您的神,臨了指了婚,咱們家的孩子聽說是庶出,怕也不高興。”
皇太后記在心裡:“你說的也有理。”
說話間,諸宮妃也來了。德妃自從四福晉搬出宮後,身邊又添了陪同的人——十四福晉,佟妃卻是帶著十三福晉來了,宜妃有九福晉,十福晉與十二福晉搭著伴兒一道來。
這就襯得惠妃有些淒涼了,她的臉上皺紋也越發密了起來,木木地坐在眾人中間。
佟妃看到淑嘉就笑了:“每回一來就看到你,時間長了,我還道你晚上就在這裡歇下了呢。”
淑嘉笑道:“我正求之不得。只要皇太后祖母不嫌棄,我就住在這裡又如何?”
皇太后道:“那敢情好,我就是怕太子半夜來打門找媳婦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