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部分(第3/4 頁)
,明珠比索額圖要謹慎得多,對自家的控制力也要強大得多,他沒有辦法收到進一步的關於談話內容的訊息。
冷哼一聲,又來這一套!胤禔你什麼時候能夠成熟一點?
胤禔的手段幼稚得可以,但是明珠卻是老辣已極!
完全不知道明珠已經動搖了還生出一絲妥協之心的皇太子,給明珠又默默地記上了一筆賬。明珠要是知道了,非得立馬再擇皇子跟他死磕到底不可。
皇太子只能慶幸胤禔太沒用,他未來的岳父也不咋地,不至於在朝上再掀什麼風浪。
所以,當他得知張浩尚已經從遊擊升成了參將的時候,皇太子相信,自己當時的表情一定是非常地蠢!
像這種級別比較低一點的升遷,是不會事先拿出來到皇帝、皇太子面前大肆討論的,因為沒有必要。在兵部官員上前稟報之前,也只有寫摺子的人、兵部尚書、大學士知道而已。
這天伊桑阿當值,早一步知道這事兒,在與太子打照顧的當口,打了個眼色。
胤礽左右看了他一看:“你夜裡沒睡好麼?怎麼眼圈兒都青了?”說著作打量狀,前行兩步。
伊桑阿趁機把訊息說了。
胤礽石化了。此時距指婚已經過了大半個月了,聖駕都要準備啟程了。在明珠的幫助下,胤禔的手腳真不是一般的快。
伊桑阿故意大一點聲說:“奴才也算是上了年紀了,覺輕也是常有的。”
胤礽迅速收拾好心情,把胤禔問候了十八遍——他們是兄弟,別說祖宗十八代了,祖宗二十八代都是一模一樣的,不好問候祖宗,只好把給祖宗的供奉都疊加到胤禔的身上去了。
有了這一出,在御門聽政結束回到乾清宮內,康熙問他意見的時候,胤礽就能夠很皇太子地掃一眼摺子,隨意地道:“這樣也好,大哥快要娶嫂子了,面子上好看些呢。”
康熙頷首:“朕也這樣想。”
胤礽作若無其事狀,實則不欲再談這些,轉移話題:“不知是九弟的事先辦呢還是大哥的事先辦?”
康熙道:“還是叫老大先辦罷。”
怎麼又提到他了?!再轉移話題又有些生硬了,胤礽只能硬挨著聽康熙關心胤禔:“他心裡苦,我知道。”死過三個老婆的人心有慼慼焉。
〔別拿他跟您比啊汗阿瑪,他們兩口子跟您和我額娘完全沒有可比性,雲泥之別!〕胤禔默默地吐槽。
“他現在心卻是有些冷了,早些娶了媳婦兒,也好染些俗氣才好。”
〔他要是真出家當和尚了,我給他建百八十座廟!我自己掏錢!〕
……
終於等到康熙感慨完,把話題轉到了巡幸塞外上頭。康熙再三保證:“弘旦跟著朕走,回來的時候還是還你一個小巴圖魯。”
胤礽陪笑:“這個兒子倒是信的,汗阿瑪會調…教人。”
“你們不要想念太多,尤其是他額娘,是雙身子的人。”
胤礽趁機道:“她如今在家裡佈置了個佛堂,多在菩薩面前坐坐,也能平心靜氣些呢。近來就覺得和緩了,肚子裡的孩子鬧騰得也輕。婦道人家,就是這樣。兒子有時候也跟她一道過去坐一坐,出來之後果然靈臺清明。”不著痕跡地透露出了自己也信佛,老婆也信佛。這種信佛的事情沒什麼好奇怪的,婦道人家比大阿哥還虔誠於佛祖呢。
“她也不可去太多,畢竟有些清冷。”神神鬼鬼的事情,不要有衝撞才好。
“兒子省得。”
由於貢獻了一個兒子伴駕,皇太子的送別詞終於有了變化。場面話說完,拼命叮囑兒子要乖要聽話,不要給瑪法添麻煩,要好好侍奉瑪法……
弘旦認真地聽完,乖乖回答:“兒子明白。”然後在侍衛的扶持下坐在了馬背上,他要跟著御輦走一段,然後再被接到裡面坐著。
康熙與胤礽一齊目送他撥轉馬頭,靠向御輦,身後跟著兩個騎術極佳的蒙古侍衛。康熙才道:“他那匹馬是騸過的,很是溫順。”
胤礽不好意思地笑了:“就這麼出遠門兒了呢。汗阿瑪也請保重。”
梁九功終於找到機會插了一嘴:“萬歲爺,該登輦了。”
終於走了。
作者有話要說:
看到上一章留言,有斷網斷電的同學,咳咳,我心虛一下下。年底年初工作會忙一點,比較累,回來之後自己燒飯吃飯,得多緩一下才能開始碼字。
不過元旦假期會更得比較早==
實驗組與對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