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部分(第3/4 頁)
胤礽道:“這點子錢,我還是出得起的,為了你,我樂意!”
“你還真是財主!”淑嘉嘲笑了他一下,“可我不能再住這兒了,你這裡議事也不方便吧?男女有別,我先挪個地方兒住一住?”
“你擇地方吧。收拾好了,我去看你。”
“好。”
長泰元年,坤寧宮再興土木。
作者有話要說:
[1]康熙諸妃位號還是用原來的吧。
PS:給太子的年號太費腦細胞了,想了一個小時,被胖胖槍斃,又重起……
PPS:據說大家看不到,於是在後臺重刷一下。
235、皇帝從來不簡單
“去歲福建旱,福州、漳州顆粒無收……已截漕糧……”
“呯!叮叮噹噹。”
耳聽得這一陣噼哩哐啷,允祉悄悄抬眼看了一下他二哥的反應。只見正在聽取彙報的皇帝一點反應也沒有,依舊平靜地跌著李光地的唸叨。彙報的內容不怎麼美妙,天下大旱已經有些時辰了,今年過年以後,到現在兩個多了,京城是一滴雨也沒落下來。
這個時候最恨有什麼打擾清淨的聲音發出來了,偏偏乾清宮後面不遠的地方正在施工。噪音擾民吶!
允祉把頭又低了下去,嘖嘖,這皇帝還真是。他就屬於那種不定時抽風型人,說他傻吧,也不是,他總能在合適的時候拍一拍馬屁,比如上書要改名什麼的;當你覺得他腹黑的時候,他又會犯一犯二,比如喪禮上不守規矩。真不知道他是老千還是菜鳥了。
允祉讀書,知識面頗寬,存了不少奇奇怪怪的知識。這一回,胤礽趁機大修坤寧宮,還把老婆弄到乾清宮對面屋裡暫住,奇異的是,坤寧宮改建的原因已經傳得天下皆知了。要說這裡頭沒有他這個好二哥的推手,打死他都不信。
二哥,您真高!
不過呢,這天旦倒是有一個好處:方便施工、方便舉行各種儀式。這不,後邊兒又開始叮噹上了。
無聊地翻翻白眼,胤祉繼續作認真聆聽狀,心卻已經飛到了家裡了。他的生母榮妃已經搬到他的誠郡王府里居住了,為此,府中還進行了一系列的改建工程,仿照宮裡的做法,對王府西路進行了整修,闢為榮妃居所。其他接了生母出來的兄弟,大概也都是這麼個做法。
允祉還在想,今年要守孝的,估計巡幸塞外是沒有了,先帝是死在夏季的,如果出行了,這週年祭就沒法親去的。別的時候倒罷了,這頭一個週年,皇帝一定要親祭才好。
那就沒法出去見榮憲公主了,榮憲公主倒是有近親假,一年六十天。她來了,必會來看額孃的。不知道外甥女是不是一道過來?
正在神遊間,忽聽得上面胤礽問:“你們說呢?”
說到哪裡啦?允祉努力回想,哦,對了,已經從旱情說到了馬上就是先帝冥誕,皇帝要親自去詣陵。允祉道:“皇上至孝,臣弟願侍皇上同往。”
胤礽當然是發現了這個弟弟在走神,他也有些無奈。允祉說起來對他是有大功的,是他揭發了允禔的惡行,把這最大的敵人送去吃牢飯,又是他首倡,把兄弟們的名字裡的“胤”字改為“允”字,又避新君名諱。
允祉的缺點也很明顯,沾了點酸秀才的脾氣,有點神神嘮嘮,又有點小家子氣,還有點兒不著調兒。
又來了!這種大錯不犯,小錯不斷的人,最是難纏。
說到這個“又”字,自然是因為還有其他類似的人物,他們對新君有功,但是本身就有這樣或者那樣不堪大用的缺點,令胤礽非常頭疼!
今天,胤礽在乾清宮東配殿裡聽大學士的彙報,當然,他的弟弟、兒子也不免來了幾個。
大家的老朋友李光地,憑藉其出色的發揮,在當下內閣裡依舊佔有一席之地。按照傳統,滿洲旗有一保留名額,現在這個名額由馬齊佔著。胤礽又往內閣裡添了個比較中意的王掞,與溫達、蕭永藻,一起構成了新一屆內閣。
從總體上來看,並沒有怎麼改變康熙時期的大格局。
滿朝上下都撥出了一口長氣,還以為新帝登基要大換血呢!想當初,明索黨爭之時,一片血雨腥風,換了得勢的人,怎麼也得清洗一回。現在黨爭是不見了,但是吧,爛船還有三斤釘,怎麼也得留下幾個得用的吧?
康熙朝,與那個在肥缺上卻總上繳不了多少錢的曹寅同樣奇葩的還有一個人,這個人就是索額圖。
索額圖擇人的眼光,實在是……讓人嘆息。不是說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