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部分(第1/4 頁)
至此,先帝遺妃問題算是解決了。宮中內外無不鬆了一口氣,皇后也召集了慎刑司就之前為競爭出宮名額而暴露出來的各種治安案件進行了綜合治理。被冤枉的予以平反,有錯誤的予以處罰,不偏不倚。
然後,皇后動用了中宮箋表。
當然,第一次動用箋表,要一說就成才好。為此,皇后與皇帝也是進行了事先勾通的,一開始是彙報了之前的不良現象,然後感嘆:“也不怪她們,進了宮,要到三十才能放出去。能早出去一年是一年。”
胤礽冷哼:“在宮裡難道委屈了她們?”
淑嘉把女孩子的處境說得很慘:“這一出宮就三十歲了,宮裡呆了十七年,父母也許都不在了,兄弟都長得不認識了,如何過得好。這樣的年紀,哪裡還能嫁得出去?當年家裡也有幾個宮裡出來的宮女教導我們姐妹規矩,就這麼一直孤零零的,現在想來,我還覺得心酸呢。”
此時,胤礽還在生氣,再委屈也不能把皇宮弄得烏煙瘴氣啊!
淑嘉就提出了堵不如疏的辦法來:“不如早些放她們出去,她們有了盼頭,便不會想這些歪門邪道。過不幾年,又有嬪母要被迎奉出去,到時候可別再鬧了。早些放她們出去,她們會感激的,也會用心伺候。她們的父母會更感激皇上的恩典,更用心辦差的。”
這是德政,是新君上臺要做的功課,胤礽向淑嘉表示:“這個主意好,你呈箋表,我照準就是。”
為皇后造勢,也是皇帝的目的之一。同時,先帝遺妃身邊這些人,也實在是太鬧騰了!心眼兒忒多,留在自己家裡,想想就渾身不舒服,去了舊的,換上新的,正合他意。正愁沒個正當理由辭退這麼多人呢,這理由就送了來了。
“好。至於空出來的缺,這開春了,內務府小選又開始了,不用多會兒,又補進來了。”
“大善。”
第二天,皇后上了箋表向皇帝表示:把宮女出宮年齡定到二十五歲吧。明面上的理由是因為三十歲之後出去,難嫁掉,一生淒涼,實在不是皇家仁慈的初衷。再者,這麼多的女性不能為民族人口事業做貢獻,實在是國家的一大損失。
皇帝照準。
這一回,真是後宮徹底的大聯歡!人人都說皇后真是賢德寬慈,皇帝真是仁君。這是老百姓的口碑,實實在在的,基層群眾說好。內務府強人們的女兒,一般都是求免的,入宮當差的,都是門路不那麼通的。
皇帝讓當差,那就當差,這是規定,無可抗議。可是皇帝有了德政,大家高興,那就是不因規定,而是發自內心了。
皇后是個好人,大好人!
好人有好報啊!
皇太子的冊封大典,大家辦得可真是盡心盡力。淑嘉看在眼裡,記在心裡,覺得可以開始執行下一計劃了:病上一病!
行了,皇后,你的好報暫時告一段落了,你不用裝病了,你爹死了!
淑嘉當時還在想,要怎麼樣才能病得自然呢?普通的風寒是不行的,倒是胸口悶、頭疼是再高明的大夫也治不了的——只要病患堅持自己難受,這又不像流沒流鼻涕發沒發燒,一看即知。
訊息傳來,她是真病了。
哭得兩眼發黑。石文炳是這個時代標準的封建大家長,嚴肅又有些刻板,但是,真是個不錯的男人,淑嘉一時承受不起這樣的打擊,她真的病了。
臥病在床,胤礽自然來探望。淑嘉只是哭,心像被人一把按在了沸水裡,燙得一縮。胤礽不太會安慰老婆,這種事情,他經歷過,所以知道,這時候一切安慰都是徒勞的。只是默默地看著妻子,他也……頭一次打量到了坤寧宮的內景。
這裡,就是我出生的地方麼?就是我母親死亡的地方麼?那是怎樣的一天呢?胤礽想把這裡的一切都記在心裡,又想馬上逃出去。
不對,我妻子死了父親,我是來安撫她的。
殊不知淑嘉心裡正在作著鬥爭:要不要走下去?
要!我得撐下去!
“我……我哭出來就痛快了,你別擔心,讓我哭一哭,就好了,”說得斷斷續續的,“你有事兒,忙去罷,別耽誤了。”
這要是在東宮,胤礽怎麼著也要留下來的。這會兒,他又坐了片刻,才起身道:“你不要過於傷感,我明天再來看你。”
————————————————————————————————
皇后病了,病得很重,除了傷心過度之外,還頭疼胸悶,御醫死活診不出病因來。
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