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部分(第2/4 頁)
祭酒啊、跪拜啊都做下來了。太皇太后也很乖,根據男女有別的法則,被皇后奉著,很老實在呆在一邊。
等到要埋棺材了,這兩個開始鬧了起來。
胤礽是一點也忍不住了,趴在棺材上痛哭,看那樣子,大有爬到棺材頂上不讓埋的架式。他的兄弟們也跟著痛哭,爹沒了,當家的換成了哥哥,日子好不好過可是兩說。
其中哭得最慘的卻是胤礽他哥——允禔。
放出來的允禔精神還不錯,當然比起當初意氣瘋發要搞死太子的直郡王是差了點兒,比起一般人還是強得多。物質上不受虧待,妻妾成群、兒女一大把本人再沒心沒肺,又或者是心如死灰一點。活下去還是沒問題的。
被放出來送葬,對他來說是意外之喜。這麼些年了,恨啊、怨啊不能說隨風而逝,也是變得非常抽象了。能出來放放風,也是好的。
一出來,被兩個孔武有力的弟弟盯上了。他是長子,但是因為有罪,位置就不能在允祉前面,而被放得比較靠後。這就算了,能出來就好。但是真正等到康熙的棺材被放到了墓室裡,允禔的某一根神經被觸動了,大哭:“汗阿瑪,不孝兒子來向您請罪了,您把我帶走了吧!”
就這樣,有這兩個帶頭,底下一片哀嚎,兄弟們只想把老大的聲音給蓋下去。而太子,他開始還勸著他爹,後來一想起對他愛護有加的祖父,雙手從搭著父親肩膀相勸的姿勢上移開,改為雙手搭著棺材痛哭。
在旁大臣們看著不像樣兒,不能誤了吉時,硬頭頭皮勸:“萬歲爺,別誤了吉時啊。”
胤礽抬起朦朧的眼睛,正要說,埋得慢一點,又看到了仁孝皇后的棺材。對了,帝后要合葬。這一看不得了,悲從中來,爹媽全沒了啊!他又衝到了仁孝皇后的棺材那裡,抱著棺材大哭:“額娘!額娘!額娘!!!”哭得聲兒都變了。
女人堆裡也不太平。能有資格來的女人很少,太皇太后來了,皇后來了,皇后的妯娌們來了,都是正室。即使這樣,有了太皇太后在,還是熱鬧了起來。
太皇太后一直唸叨:“現在那邊兒在做什麼呀!”
一聽說馬上到了吉時,快要結束程式了,她不幹了:“我得去看看皇帝。”這說的皇帝還是康熙。
這一通鬧,最後以淑嘉派人請示,胤礽同意太皇太后去看一眼而告終。
最後,皇帝皇后拖著太皇太后出來,身後一堆兒關門而告終。
如果你以為事情到此為止,那你就錯了。
————————————————————————————————————————
回到京城。
乾清宮,東配殿。
皇帝一隻、太子一枚,先帝兒子一把、宗室一堆,大臣一群,把屋子塞得滿滿當當的。
兄弟們勸皇帝節哀,允祉說得最有條理:“大行皇帝歸天,做兒子的沒有不難過的。臣弟請陛下為江山社稷保重,為太皇太后保重,為汗阿瑪保重。”
大家跟著說,對啊對啊,現在您最重要,您得好好兒地帶著大家奔小康,呃,錯了,是建設一個美好的封建主義國家。
胤礽頹喪地道:“這個道理我何嘗不知?只是,事到臨頭不由人!今日見汗阿瑪龍輴入地宮,自此永隔,不由悲從心生。又見……仁孝皇后……”再哭。
這就沒法兒勸了,允俄、允祥挺身而出,表示這事兒咱們有經驗,皇帝哥,您得把自己日子過好了,才能叫你媽不擔心。
胤礽用一種哀憐的目光看了這兩個弟弟一眼,又對其他的弟弟嘆道:“子欲養而親不在,最是折磨人。我已如此,安能令你們再受折磨?諸妃母、嬪母,年過五十又有子在外建府者,如有意,你們可接出去奉養。有什麼事兒,我頂著!”
這話一出,誰又會說他不想養親媽呢?
有活著媽的紛紛表示,皇帝哥真是太好了,全了咱們天倫之樂。
允禩一陣狂喜,然後萎了,他媽不夠年齡。
雍王爺很憂愁地想:只希望現在快點兒允許接額娘出來,在老十四還沒搬出來之前……
老十、老十三兩個貼心的好弟弟就憂傷了。
宗室、大臣,連忙說,皇帝真是個好人,推己及人,全人骨肉天倫,再沒有比您更聖明的了。其中海章誇得最真心:快走吧快走吧,走了就不用我頭疼她們在宮裡的裝修問題了。
接著,皇帝就說了一句讓人背上冒冷汗的話:“今日見允禔,我心亦有所感,只可憐惠妃母有此一子,倒像是沒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