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部分(第2/4 頁)
與兒子接觸,那都是“恩典”,兒媳婦對她算是尊敬卻也不在她那裡“伺候”。現在得了個機會,兒媳婦在跟前,當孃的心疼兒子,當然是一嘮叨就嘮叨個沒完,婆媳倆的接觸時間就多了不少,一眼看去,真是一家人了。
現在胤礽的後宮沒什麼人,規矩卻還是需要的,尤其弘晰已經娶妻,宮裡還有四位從王府搶來的閨女。淑嘉再體貼、再同情茂妃,也不能就這樣放任著格根塔娜到茂妃那裡立規矩——這不是把茂妃給單拎了出來,如此顯眼地放到了與皇后比較對等的位置上了麼?眼下是沒有什麼威脅,卻未免給輿論造成一種錯覺,錯覺著錯覺著,就要有麻煩。
此風不可長。
格根塔娜也不是什麼規矩都不懂的人,即使自己不懂,嬤嬤們也會提醒。格根塔娜也日日往淑嘉處報到,淑嘉對她這一條也是比較滿意的:性子軟一點沒關係,拎得清楚就行。
這天,正好遇上一件事情。一年都過了一大半了,又一件事情提上了議程。
高三燮作為內廷總管過來向淑嘉彙報:“今年曾放過一些年過二十五的宮女,後因內務府挑出來的人手不足,承主子娘娘懿旨,按年紀從大到小的放,還有些年過二十五而未滿三十的沒有放出去。自今年起,內務府從包衣裡挑宮女子從頭一年秋季開始挑選,擇選完畢,再教規矩,到了冬天就能聽使了。一開春兒,就把到了年頭的宮女再放出去。奴才等擬了到齡的宮女子的單子來,請主子娘娘示下,哪些放、哪些不放。算好了人數,內務府好挑人。”
淑嘉略一尋思就道:“單子放下,我慢慢兒地看,”復對正在她這裡聚在一處說話的女人們道,“我記得茂妃、謙嬪處還有到了年齡的,你們回去看看,留誰、不留誰,明兒報上來。現在就去罷,我等著信兒呢。”
茂妃與謙嬪起身告退這,茂妃正等看一眼兒媳婦,示意她跟著一起走,也好順便教她一點挑人的小竅門,又聽得皇后道:“老二媳婦和格格們那裡的丫頭就沒有超齡的,這個我知道,你們留下來,幫我參詳一下。”
家務事,小老婆是沒有發言權的,但是兒媳婦可以。
茂妃只得與謙嬪退下。
淑嘉又說:“太皇太后那裡、太妃們那裡,恐怕也有到年歲的,明兒我親自去說去,”示意大格格上來,“你來唸一念,這裡都有些什麼人。”
大格格上前,接過了本子,一個接一個地念著,某處殿閣當差之人某氏、多少歲、其父為何人……
淑嘉聽著,時不時點評一兩句:“這一個,聽她父親的職銜,家裡當是過得去的,早些放出去,倒好說門差不多的親事,放得晚了,就不好說了。”、“這一個,家中日子倒是緊緊巴巴,出去也未必嫁得好,如果她自己願意留下來,倒能留,領一份子錢,也好補貼家裡。”
最後總結:“法理不外人情。能都照顧到了,就照顧一下子,也不是什麼難事。只要她們自己守規矩,也不必去難為。何苦不做個好人?”也是少結一個冤家,省得日後千里之堤潰於蟻穴。
格根塔娜在心裡比較著皇后與茂妃的不同,要知道她自己也是做人正妻的,這出發點就不一樣。茂妃更多是從關心兒子的角度來想事兒,處理事情的出發點也是她那個小院子的得失,二十年的習慣,一時難改。兩下對比,倒是皇后的做法比較合乎格根塔娜自身的發展了。
格格們用心聽著,年長的幾個就注意借鑑吸收,烏雲珠有些半懂不懂的也跟著點頭。淑嘉笑了,說是封建主義,還是要顧及到下位者的感情和利益的。這世上有敢勒皇帝脖子玩兒的宮女,出賣后妃就更不在話下了。給每個人一個盼頭,立一個榜樣,讓大家知道,跟著你混,就會有好下場,原本不是死心塌地的人,也會站在你這一邊。
希望她們能想得通才好。
淑嘉在高三燮上報名單的次日,在給太皇太后請安的時候就向太皇太后稟告了此事。太皇太后精神越發短少了,眯著眼睛,享受著宮女的按摩服務:“這些個事兒你看著辦就好,哪裡用跟我說?”
淑嘉道:“那也不能越過了您去。”
“你辦事兒,我從來都是放心的。”太皇太后更懶得動腦筋了。
淑嘉繼續陪笑道:“這樣得了,您就說您身邊兒誰是必得留的,別到時候給您換了。”
太皇太后想了半晌,掰著指頭數了一回,淑嘉聽得很是無誤,老太太幾乎把她身邊的人唸叨了個遍。
成,那就一個都不換。
接著,淑嘉又讓各位太妃、太嬪定一定必須要留的人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