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部分(第2/4 頁)
懶呢?”這個理由夠正當,弘旦也只能允許了,又囑咐沿途要對兩人多加照顧,才放兩人北上。
弘旦說得還是誇張了一點兒,紅袖兩人趕回承德的時候才八月初,聖駕要到九月底才能抵京。而在皇帝的日程表上,尚有幾個蒙古王公要接見,還要帶隊再獵一圍。
紅袖與紫裳回來,不等淑嘉發問,先說了表面的差使。淑嘉笑道說:“賞。你們也拾掇一下,等會兒咱們去撐船玩。”看這兩個人的表情如此輕鬆,她就知道沒什麼大問題。
紫裳趁著謝恩道:“奴才們給主子辦差是份內之事,有些日子沒見著主子,奴才心裡就發慌,讓奴才們伺候主子梳頭換衣裳罷。”
淑嘉含笑點頭。
一面梳頭挑衣服,兩人輕聲把情況彙報了下來。
淑嘉也是呆立當場,她然忘了這一茬兒!笑罵:“這個小東西!”
這回是真的笑開了,紅袖兩人也笑嘻嘻地告退:“奴才們蓬頭垢面實在不雅,去收拾了再來伺候主子。”
淑嘉點頭。
她可真是生了個好兒子!一件事情然能瞞得這麼久,嘖嘖。希望弘旦能夠再接再勵,只是瞞住了親媽還不算,能把所有他不想讓別人知道的事情都瞞得嚴絲合縫,誰都不知道那才算本事。
淑嘉心裡也是鬆了一口氣,兒子沒問題,從後續處理上來看,也沒有什麼心理陰影。她也不用給兒子弄小老婆了,真是謝天謝地。
————————————————————————————————————————
他可真是生了個好兒子!
胤礽看著京中送來的摺子,弘旦把京中事務處理得井井有條,有關戰爭、新政的準備也頗為細緻周到。當人老子的自豪感由然而生,豪不吝嗇地抬筆給兒子發出了一封表揚信。
由不得他不高興,一年的鹽稅其實在秋末的時候就差不多能看得出全年的收益來了,毫無疑問,今年兩淮的鹽稅是超出預想的好。邊境地帶這屯糧也頗有起色,弘旦還請旨,是否要對可能的行軍途中的水源補給進行確認,以方便大軍行進。
另一方面,戴梓確實是槍械製造的天才,短短數月已經交出了幾把樣槍,底下人正在加緊趕造。
在遙遠的地方,策妄阿喇布坦同學終於忍不住了,小動作越發頻繁,且以女婿的名義派往拉薩問候拉藏汗身體狀況的使者也是絡繹不絕。一切跡象都表明,這傢伙快要動手了!他被朝廷的一系列動作逼得不得不在壓縮了準備時間的條件下動手,已經於被動了。明知道是坑,他還是得往時頭跳!
諸多利好的訊息傳來的時候,加上弘旦之協調有方,胤礽心下頗覺安慰。
心情一好,他又想起一件事情來了——他答應了老婆好久的畫像問題還沒解決呢。
這倒也是好辦,西洋傳教士裡有不少在繪畫方面很有兩把刷子的,透過選拔,胤礽已經取中了兩個會畫畫的傳教士。趁著心情好,就親自帶著傳教士來見老婆。
淑嘉聽到口音古怪、名字極其漢化的西洋傳教士用比較周到的禮儀向她“請安”的時候,真是嚇了一大跳!她光知道按照音譯,西方的某些姓譯得跟漢字挺像比如“金”“李”,可這姓陳、姓劉又是怎麼一回事?
凡來華之傳教士,多半是在廣州登陸,經過短期的語言、禮儀培訓,確認其確有真材實學之後,方送入京中的。原本傳教士傳教的限制也很少,但是由於出了禮儀之爭,康熙時就已經下令,有數學、醫藥、繪畫、測量等等一技之長的傳教士可以入京供奉,純粹為傳教而來的,就不許亂跑了。
傳教士在胤礽眼裡大概與僧侶相仿,然而即使是僧侶那也是大老爺們兒,至少是初次見面,他希望自己是在場的。同時,也怕這西洋人稀奇古怪的相貌把他老婆給嚇著。
看到淑嘉眼睛瞪得溜圓,胤礽咳嗽一聲:“就是他們了,只是相貌與中土之人有些差別,規矩總是不差的。看多了就習慣了。”
淑嘉點點頭。胤礽又親自解釋了一下西洋繪畫的要領,大概就是比宮中畫匠要多看你幾眼。淑嘉心道,這不就是當模特兒麼?理解、理解,點頭道:“我知道了。你不留影麼?”
胤礽當然是要畫的:“我都答應你好些年了,總也沒辦成,今兒終於辦了,當然要盡著你先來。”說完還眨眨眼睛,那意思就是說,看我對你好吧,倒把淑嘉給逗樂了。
兩個傳教士牢記著事先教的禮儀,沒開畫之前並不敢直面皇后。只是心裡納悶,據說這個國家的皇帝、皇后很是威嚴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