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部分(第2/4 頁)
盤
淑嘉一手拎著一串手串,左看右看,這手串皆是用南珠串成。清廷重東珠,其實南珠更漂亮些,難得這一對手串珠子的顆粒都是一般大小,更是顯得珍貴了。想了一想,把這兩串都放到了同一個匣子裡。又另尋了一對兒瑪瑙的,放到了另一個匣子裡面去。
她這是在挑給兩位公主的陪嫁。
兩個養女的婚事已經定下來了,內務府在加緊籌辦,雖然嫁妝自有其規格,也有內務府來置辦,淑嘉也要有所表示。大公主與二公主前後腳的出嫁,兩人的待遇應該是參差彷彿,給她們的私房又不能完全一樣顯得公式化,淑嘉便又動起腦筋挑東西來了。
顯然,置辦嫁妝是個費時費力的勾當,即使不用她來置辦全部,也很是耗神。看樣子是不可能畢其功於一役了,淑嘉心中有些惋惜,又挑了兩對簪子,便轉回坤寧宮裡來歇息了。
紫裳迎了上來,把人接進東次間坐了,小宮女捧了臉盆,畫眉擰了帕子給淑嘉擦臉。紫裳用眼角餘光看了看小太監捧的兩隻托盤,心裡有了數兒,口中卻道:“主子娘娘,咱們這裡要帶的東西都歸置得差不多了。”
淑嘉擦完臉,覺得舒服了一點兒,聽紫裳這樣說,啜了一口茶道:“這樣很好。”
紫裳又請示坤寧宮裡留守人員名單,實則話中有話:“咱們這裡跟著一半兒留一半兒聽差久的搭著新進過來伺候的就成,只是——這是萬歲爺登基以後頭一回巡幸塞外,不知茂主子和謙主子那裡是何安排。”
字面上說的是‘茂主子和謙主子那裡是何安排’,內中含義乃是提醒淑嘉:您要怎麼安排這兩位?
胤礽後宮人口少,很少,不比康熙,帶一半兒留一半兒兩處都還熱鬧無比。眼下宮裡必須有人坐鎮,這兩個人裡至少要留下一個來,帶誰去?實際上問題不在於帶誰,而在於留誰,留下來的那一個是在暫理宮務的。
淑嘉低頭想了一下,說起來茂妃更適合掌管一些宮務,而謙嬪似乎有些躁動。“今天問過皇上再作定奪。”
紫裳提醒過一句就不再多嘴,心道只要皇后想起這回事兒來就好,至於如何處理,她倒不是很擔心。而‘問過皇上再作定奪’,顯然是句場面話,不管皇上有什麼想法,皇后最後都能把這件事情弄得對坤寧宮有利,對坤寧宮有利,就是對大家有利。
眼珠子一轉,紫裳就轉換了話題:“主子娘娘又給兩位公主置辦嫁妝去了?”
淑嘉一笑:“可不是,這便是有內務府置辦了,我還是怕薄待了她們。”
紫裳湊著趣兒道:“這可真是可憐天下父母心了。”
說到了天下父母心,淑嘉一撇嘴:“雍王側福晉、淳王側福晉才是操心呢。”
兩個公主的生母近來請安請得越發勤快了。雍王側福晉李氏與雍王側福晉納喇氏如今領了職位定級證書,工資也由國家發放了,只是單獨進宮還不太夠資格,不免在家裡鬧一點小革命,弄得兩位嫡福晉也被迫勤快地進宮來請安。
她天然對小老婆有反感,只是想到自己夫妻兩個搶人家女兒來養也算不得正人君子,才沒有說出更刻薄的話來。
畫眉左看右看,嘴巴抿得緊緊的,紫裳陪笑:“她們兩個也是糊塗了。”
淑嘉搖了搖頭。
趙國士人雖老實卻是一點不笨,跟隨皇后日久,漸成心腹,也比較能夠說一些稍顯隨意的話了。此時他見淑嘉與紫裳說起了嫁妝問題,也喚了一聲:“主子娘娘。”
淑嘉回頭看了他一眼:“怎麼?”
趙國士道:“這兩位側福晉還真是關心兩位公主,做得略有些過了。只是……兩位公主蒙恩入宮的時候年歲已經不算很小了,王府那邊兒必有所準備的。便是您不發話,他們暗地裡恐也有相贈,反不如令他們明著辦了,心裡也感念您。”
趙國士這是被人撞過木鐘的,雍王側福晉李氏與淳王側福晉納喇氏在過來向太皇太后、皇后請安的時候小心地請趙國士在兩位公主的婚事上多向皇后美言幾句,幫著爭取一下。當然,紅包也少不得包了一個大的。
趙國士沒敢應下,只說幫著看看情況,紅包也不肯收。作為一個太監,他也稱得上富有了,難得是權勢風光,並不在乎這一兩個紅包,他更關心自家前程。跟著皇后的日子越久,越知道皇后看起來寬厚,卻不是個能夠隨便由人糊弄的主兒。何況兩位公主的身份地位比較敏感,他怎麼敢隨便收王府的紅包給側福晉辦事?還是抱緊皇后的大腿比較重要。
現在插一句嘴,正是表忠心的好機會,趙國士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