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部分(第2/4 頁)
邊進行,因為一切既沒有成規,而憲法還在爭論。
宋教仁在國會選舉期間表現得最活躍。這個時候孫中山已東渡日本,國民黨黨務由宋教仁代理理事長,他由北京前往南京、上海、湖北、湖南各省,到處公開講演,抨擊時政,指責袁世凱****,是一個不符民意的、退步的政府。
****首屆國會的選舉,由於宋教仁的主持有功,選舉結果國民黨大獲全勝。
在眾議院,眾議員共596人。國民黨得269議席,共和黨120議席,統一黨得18議席,**黨得16議席,跨黨者得147議席,無所屬的26席。
在參議院,參議員274人,國民黨得123席,共和黨得55席,統一黨得6席,**黨得8席,跨黨者38席,無所屬的44席。
國民黨在參眾兩院870議席中,共佔了392席,共和、**、統一三黨加起來在兩院中也只223席,也就是說國民黨有絕對票數可以影響參、眾兩院。
袁世凱在國會選舉後,才知道**政治的特性,是一切決定於選民,國民黨大勝後,他憂心忡忡,悄悄告訴楊度說:
“我不怕國民黨用暴力來奪取政權,我只怕他們以合法手段贏得政權!”
但隨後,宋教仁遇刺案發生!
誰是殺害宋教仁的幕後元兇?
第一個懷疑物件當然非袁世凱莫屬,因為他有太多理由要殺宋教仁。袁世凱曾經很欣賞宋教仁,並試圖將他拉進自己的隊伍中,譬如宋教仁在準備回湖南老家省親時,袁世凱曾贈予其一本50萬元的銀行支票,讓宋教仁隨意支用,可宋教仁除用了二三百元外。將支票基本原物退還。另外,袁世凱還為宋教仁訂造西裝,連尺碼都量得非常準確,足見其用心良苦。
可惜的是,在袁世凱的親善和拉攏下,宋教仁看起卻來是如此的“不識抬舉”,他在各地演說中,曾毫不忌諱的攻擊袁世凱的政府並言動一時,由此引起袁世凱的惱怒與仇恨,似乎也在話中之意。如今,國民黨在國會選舉中獲勝,宋教仁也即將成為一個難以對付的對手,袁世凱怎能不萌生殺意?
但是就當時而言,還不能認定袁大總統就是幕後兇手。道理很簡單,如果在國會選舉結束的敏感時期將宋教仁刺死,袁世凱的嫌疑無疑是最大的,若按他通常的辦事手段,恐怕不至於出此下策。
還有一種說法,即同盟會元老陳其美刺殺的宋教仁。
在破獲宋案時,國民黨人發揮了很大的作用,比如揭發和抓獲應桂馨、從應家搜到應桂馨與洪述祖及內務總長趙秉鈞的大量密電函等,背後都有陳其美勢力的影子。
至於後來抓住的兇手,是不是就是真的兇手。真相也許永遠不會有人知道了。。。。。。
而在國民黨內部,對宋教仁遇刺案當時也形成了兩種不同意見。
黨內的激進派主張武力解決,而原來的穩健派則主張法律解決,特別是那些新當選的國會議員,更是如此。在宋案發生時,孫中山正在日本,他在得知訊息後立刻返回國內,隨即在上海的黃興寓所召開會議,以討論下一步的對策。
孫中山在得知案件過程後極為悲憤,他在會上極力主張起兵討袁,幾乎把去年與袁世凱相談甚歡的事情忘了個一乾二淨。但是。參與會議的國民黨高層,大多不贊成孫中山要動武的意見。特別是二號領袖黃興,他認為目前案件的審理對國民黨一方有利,應該先考慮法律解決,不到最後一步不應該輕談戰事。
事實上,當時宋案尚未完全釐清,即使國民黨人有一千個理由懷疑袁世凱,但也不宜直接認定袁世凱就是幕後元兇,興兵討袁未免有“地方反抗中央”之嫌。
因此,當孫中山要求對袁世凱動武的電報發出去後,國民黨的三個實力派都督,江西都督李烈鈞、安徽都督柏文蔚、廣東都督胡漢民,都立刻回電表示絕無實力獨立。
而就在國民黨舉棋未定的時候,****第一屆國會召開。
這是一件萬眾矚目的盛事!
第一屆國會的開幕式也確實熱熱鬧鬧,激動人心。在開幕的前一天晚上,臨近眾議院的各街道上早已是佈置得張燈結綵,流光璀璨,一片喜慶色彩。
第二日,那些當選的參、眾兩院議員們都穿著嶄新的大禮服,喜不自禁的陸續走進眾議院會場。或許是“宋案”的關係,袁世凱當天並未出席,只是派出了總統府秘書長梁士詒及內閣總理、各部總長前來致賀,加上前來觀禮的內外來賓,場面倒也算隆重。
等到上午十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