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部分(第3/4 頁)
盟主,說要談談什麼羅府的滅門命案的嗎?”
“長功善謀”,林知府從心底冒出這麼一個名字來,怪不得氣勢逼人,竟是巴蜀最大的黑道梟雄範子嗣兩大臂膀之一的善謀宗不敏。林知府通體透涼,初來巴蜀為官,便聽手下人介紹過巴蜀綠林的出色人物,說這兩人早年間便曾潛進兵營,刺殺過四川總兵,總兵是朝廷二品大員,又親手掌握一省兵力,身處兵營重地尚且被他們所殺,自己一個文職官員,如何逃脫得了他的毒手?
不過從小便遵從的孔孟教誨,使林伯瞻無論如何也不能容許自己對此等賊人露出膽怯之色,他表面還是泰然自若的說道:“既然那錢環已經向範盟主稟報了,那你這次來是代表範盟主要做何表示呢?”
“我們盟主的為人,想來大人也一定不會陌生。我們絕不會怕事,只不過也不願為別人犯下的事而扛罪上身,這次羅府滅門案確實不是我們乾的。”
依範子嗣以往的性情,也不會特地為這點事派人跑來說謊,林知府想了想,不能這麼簡單就讓範某人脫離干係,說道:“那就清你再回覆範盟主,此事事前沒預兆,事後沒線索,必然得是非常熟悉這一帶的環境,或是有本地的勢力於一旁協助,本官想四川境內有此實力的畢竟不多,有沒可能是盟主手下所為,或者參與了窩藏,而範盟主一時失察呢?”
蜀盟本身畢竟只算是個同盟,各方還有自己的勢力,宗不敏也知道沒有內鬼引不來外賊,微微搖了搖頭道:“這點宗某還需要稟明盟主再調人去細查,如有所得,必然使人告之於大人。對了,倒是有一個訊息,不知道能否對大人有用?”
“但說無妨。”從他們的渠道獲得的訊息,往往要比官府來得確切。
宗不敏道:“最近我們四川境內出現了一群飄忽不定的神秘刀客,我蜀盟連著幾撥兄弟都被他們擊潰了。他們行跡兔崇,武功毒辣,我們耗費了重力,始終還是摸不清他們的底細。”
看來他們也是遇上了麻煩事,林伯瞻略帶調侃的語氣言道:“在四川活動,還能逃過範盟主的耳目,這群人很是不簡單呀!”
宗不敏也覺得很沒面子,心有不甘的說道:“盟主調盡精銳也只是查到他們並不是我中土之人,不知這能否對大人有些幫助?”
這顯然是條新的線索,林知府欣然答道:日後再有訊息,還望範盟主能不吝賜教。”
此時兩方的目標一致,就是要將兇手查出來,恢復這一地區的舊貌,這樣無需過多的約定,分屬兩極的二人也隱隱結成短暫的同盟。
宗不敏則適時的向林知府說道:“大人,您也清楚這查線索是最需要人手的,在下有個不情之請,還望大人能通融通融。”
還有事是要來求自己的,這些個人情債便是林知府熟悉的戲碼了,他端坐在書案後,不動聲色的說道:“有什麼事只管說來聽聽,只要是不違背‘大明律’,而又在本官職轄範圍內的都好商量。”他竟然還打起官腔,端起了架子。
宗不敏身為蜀盟盟主範子嗣的左右手,也很有些氣度,為了身陷牢獄的弟兄們,不急不躁的說道:“是這樣的,這次大人在成都府追拿疑兇,緝捕歹人,這是大人以及手下官差們為百姓造福之事,在下是衷心的欽佩。不巧的是,納錦會錢環錢總把子的一些弟兄,也被當成疑送進了衙門。在下是想大人能不能先放了他們,我們也好透過他們在這地面上的熟悉,協助大人查出這次的兇手,不知大人意下如何?”
原來是想要回牢裡面的那些傢伙,林知府自然不會這麼容易就答應了,他捋了捋鬍鬚,有些為難的說道,“這事怕不是那麼簡單呀!他們之中有許多都是因為作奸犯科被抓進去的,如若放出來,豈不是置律法於不顧。”
宗不敏自然知道他不會隨口便應承下來,說道:“他們都是土生土長的成都人,在這塊地面上,他們門路清,訊息廣,如若有他們在下面奔跑,一定會事半功倍的。其中雖有些是有點小偷小摸的,但大多還是挺安分守紀的,這事還望大人多加周旋。”說著便要告辭。
臨走之前,宗不敏還從身後拿出一卷字畫,放置在林知府的書案上,道:“大人,我家少爺得知大人文采風流,十分仰慕,非讓在下將他的幾個陋字拿來讓您指點,還望大人不要推辭。”說完也不等他作何答覆,便飛身而去。
林知府十幾年寒窗苦讀方才熬到如今的地位,腹中也是真有些才情,一直以來,拜託自己指點的後進晚生也是不曾絕斷,想不出黑道梟雄之子倒也喜歡文人間的雅興趣事。
不過出於對範某人的輕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