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部分(第3/4 頁)
“陛下,這裡真美啊。”蔡琰騎著一匹桃花斑母馬趕了過來,笑靨如花:“我真想在這裡住幾年,不回洛陽城去了。”
劉辯笑笑,心道你現在當然覺得美,可要是被人橫在馬背上,恐怕就不覺得美了。
這次出征,他沒有像往常一樣坐車,而是全部乘馬,就連大部分輜重都用馬來馱,隨行的車輛不超過十輛。他這麼做,一方面是為了快速行軍,一方面是為了和將士們同甘共苦,增加凝聚力。
通常來說,別說是皇帝,就是普通將領帶兵打仗,也與普通士卒的待遇相去甚遠。最著名的例子就是名將霍去病出徵,自帶廚子,將士們面有菜色,他的行營裡卻還有肉沒吃完。霍去病如此,其他人就更不用說了,真正能和部下同甘共苦的將領絕對是鳳毛麟角。
至於皇帝,那就更不用提了。天子出征,行軍費用的一大半可能是供應皇帝及其隨從人員的。所以天子出巡向來是燒錢的事。劉辯現在沒錢,只好以身作則,從自己開始精簡起。
他的身邊除了三百近衛郎,只有十來個荀攸、裴潛之類的軍謀、文官,女人只有三個:美人索杜氏、乳孃卞氏、才女蔡琰。杜氏、卞氏侍候他的生活起居,蔡琰負責他的文書翰墨,都有各自的任務,真正吃閒飯的只有卞氏的兩個小孩子:五歲的曹丕和剛剛三個月的曹彰。其實曹丕也不能完全算吃閒飯,他已經知道幫助劉辯磨墨鋪紙。只有曹彰什麼也不幹,整天躺在襁褓裡賣萌、吐口水、睡大覺,不過劉辯也不好說什麼,分享了曹彰的口糧,總得還個人情。
劉辯大概是有史以來最簡樸的天子。不過,這個苦吃得很值,這極大的增強了將士們的凝聚力,劉辯所到之處,每一個將士看向他的眼神都帶著發自肺腑的熱誠,他們相信,這樣一個真正與他們同甘共苦的天子一定能帶著他們從一個勝利走向另一個勝利。
萬人必死,橫行天下。劉辯沒有萬人,包括所有人在內,他只有五千人,但是他卻有足夠的信心一舉擊殺須卜骨都侯。這不僅是因為他手下有超過十人明悟命格,更是因為這份凝聚的人心。
“別光顧著自己美,還得讓別人知道這裡的美。”劉辯笑道:“那些儒生只知道讀萬卷書,卻不知道行萬里路,在他們眼裡,這裡就是蠻荒之地,卻不知道這裡有別樣的美。比如你父親,他曾經過到朔方,也沒有覺得這裡美吧?”
蔡琰不好意思的點點頭。蔡邕到朔方來,雖然不是真的發配,而是身負秘密使命,可是在他的心裡,其實和發配差不了多少。他只想著早點完成任務,回到洛陽,哪裡會有心情欣賞這些美景。他輾轉江湖十餘年,寫了不少詩,卻沒有一首是寫塞北之美的,便是明證。
“陛下放心,臣妾會留心的,希望將來能留下一卷半卷的詩文,也能在列女傳中留名。”
劉辯大笑:“哈哈,豈止是列女傳,你大可以在文苑列傳中留名。”
蔡琰紅著臉,瞥了劉辯一眼,正準備說些什麼,前面馳來一騎。蔡琰知道有軍情,連忙催馬離開。
騎士馳到劉辯面前,也不下馬,就在馬背上躬身抱拳:“陛下,橫野中郎將徐晃已經選好安營地點,並派出斥候探查百里以內的敵情,請陛下準備休息。”
劉辯挺直了身軀,手撫鞍橋,頜首示意:“回報橫野中郎將,將士們辛苦,朕甚是欣慰。”
“願為陛下效勞。”騎士應了一聲,撥轉馬頭,飛奔而去。
登封一戰,徐晃一戰成名,劉辯將他提升為橫野中郎將,雖然還不是將軍,可是徐晃的仕途之光明已經是人所共知。劉辯知道徐晃謹慎,所以讓他做了前鋒,反而將熟悉邊地情況的張繡留在中軍。一開始,有很多人表示不解,可是後來,隨著大軍一路向前挺進,徐晃細緻到讓人髮指的偵察讓他們一路上沒有遇到任何麻煩,所有人,包括張繡在內,都認可了劉辯的這個安排。
在湳口紮好大營,升起了篝火,劉辯卻沒有入營休息,他盤腿坐在河水邊,閉目冥想。漆黑的玄刀橫在膝上,寂靜無聲。
……
美稷,一個燈火通明、煙氣繚繞的大帳裡,頭戴虎皮,口中銜著虎牙的巫師突然張開了眼睛,失聲尖叫:“真龍降臨——流血滿地——”
。(未完待續。。)
ps: ; ;今天的第三更,求推薦票,求月票!
第175章 斧頭幫
須卜骨都侯匆匆走進了大帳,聽完了大巫師的預言,臉色陰得幾乎能滴下水來。、ybdu、
這不是一個好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