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第1/3 頁)
再隔半月,佑元帝又相繼罷免了幾位官員的職務,最初彈賅楚仲熙的那位更是被他痛斥心術不正,誣陷忠良,不但烏紗不保,甚至還累及子孫三代不能入仕。
佑元帝又下旨將楚仲熙提拔為吏部尚書,原暫兼任吏部尚書的凌大人則繼續執掌禮部。未等侯府老太爺、太夫人暗自鬆口氣,便聽聞楚仲熙上折請求皇上收回成命。
侯府老太爺夫婦得到訊息後便沉默了,兒子這是充分表示對女兒無端慘死的不滿啊!太夫人苦澀地道,“老二終究還是怨我的!”
老太爺拍拍老妻的手,“要怪便應怪我才是,若沒有我的點頭,六丫頭又怎可能順利到達刑部公堂?老二想是也心中明瞭,你只不過是執行我的決定罷了!”
楚明雅的死,不只他、太夫人,甚至還有太子一派,都充當了推手,只是,對於老太爺來說,他是絕不允許在他有生之年見到侯府陷入那般境地的,用一個孫女的性命能挽回侯府的聲譽,他並不覺得有何不妥。
再者,楚明雅既然不顧臉面做出那等事來,便應該考慮到將來的下場!若是她一直循規蹈矩的,別人又怎會偏偏盯上了她?
只是,有些事理智上接受是一回事,感情上接受又是另一回事,楚仲熙大概便是處在這樣的矛盾當中。
對於其他文武百官來說,均認為楚仲熙的推辭只不過是以退為進,賺取皇上更多的愧疚罷了。
楚*得知後沉默半晌,才幽幽地對著慕錦毅道,“爹爹是真的想辭官了!”
慕錦毅嘆息一聲,他自然也知曉岳父這次是有點心灰意冷了,只是不知道他是在怨自己,還是那些將楚明雅推上死亡之路的親人!
楚仲熙連上幾次摺子推辭,可佑元帝都不準,他長嘆一聲,知道再推的話就會觸怒皇上了,只得接了任命。
又過幾日,又傳言五皇子觸怒皇上,皇上將他禁足。
“父皇對德妃母子終究是不忍的!”太子嘆道。他引領著刑部一步一步查到五皇子身上,刑部也已經查到了殺害崔夫人張氏的真兇。可佑元帝除了發落了五皇子一派幾個官員,又處斬了明顯是奉命殺人的所謂兇手,再訓斥他們一頓便打算輕輕放過了。當初那番嚴懲兇手,給侯府、給崔騰浩一個公道的話,如今看來似乎有點可笑!
說起來張氏死得確實冤枉,五皇子妃從楚明涵口中得知楚明雅與崔騰浩那些事,又著人查探了一下崔騰浩,加上她在五皇子府中一直被妾侍劉氏壓得死死的,除了初一、十五兩日外,其他時候五皇子都是歇在劉氏處。
爭寵她爭不過劉氏,只能靠賣弄她那點小聰明來討五皇子歡心,得知五皇子一直痛惜她祖父卸職後吏部便要落入晉安侯府之手,她便想著以楚明雅與崔騰浩那點事為突破口,徹底將晉安侯府從吏部扯出來。
事情似乎都在她意料當中,崔騰浩與張氏發生口角憤而離家,她派出去的人便趁機闖進去掐死了張氏……
後面發生的事更是如她所願,她也因此得到了五皇子一段日子的寵愛,甚至連對她進門至今都無所出而頗有微詞的德妃,也對她和顏悅色了許多,只是沒想到……
如今她小產,那對母子除了在口頭上安慰幾句,送些補身的藥材外,便再不願搭理她。她對生母哭訴,可盧夫人除了與她抱頭痛哭外,也並無其他辦法。
崔騰浩殺妻案雖然最終偵破了,但是楚*卻覺得其實當中有很多內幕沒有挖出來,問慕錦毅,他也只是沉默。
楚*便知道這當中牽涉了一些她不適宜知道的事,是故亦不在意,她唯一在意的便是楚明涵,她在楚明雅的死當中扮演的角色。
侯府太夫人當初並沒有杖斃桃枝,可卻將她打得丟了半條命,在得知楚明雅那等剛烈地死去之後,桃枝便也將楚明涵以家人要挾她,問她關於崔騰浩與楚明雅之間的事一五一十地告知了太夫人,然後一頭撞向柱子,跟隨她的主子楚明雅去了。
太夫人只覺晴天霹靂,侯府這段日子的風波竟是出自另一位孫女之手?
她搖搖晃晃的就要倒下去,一旁的黃嬤嬤急忙扶住她。
“作孽啊!”太夫人老淚縱橫,她逼著六孫女以死挽回侯府的名聲,可二孫女卻才是造成侯府聲譽危機的真正幕後之人,這一切,到底是怎樣的孽啊!
“郡王妃,慕國公府世子夫人求見!”楚明涵正讓彩雲替她後背的鞭傷上藥,便聽外頭有婢女來稟。
她一怔,楚*來了?她來做什麼?
或許是心中發虛,楚明雅的喪禮,她也只是命彩雲代她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