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第1/4 頁)
刮��侄礱讕�掄鉸雲膠庹庖揮跋烀攔��叩撓欣�蛩兀�U瞎�野踩��婧痛蠊�匚唬�悅攔�渴餘MD和修改《反彈道導彈條約》的計劃表示堅決不能接受。因此,普京非常明確地把阻止美國部署NMD確定為俄對外政策的最重要和最緊迫的任務之一。
在NMD問題上,普京也認識到,分歧與對抗難以達到阻止美國發展NMD計劃的目的,因此,他採取了靈活的應對措施,在強烈反對美國發展國家導彈防禦系統的同時,也提出了一系列建設性的方案,併力圖透過各種外交手段來解決這一問題。在普京的推動下,俄國家杜馬批准了擱置多年的《俄美第二階段削減戰略核武器條約》(STARTⅡ)和《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普京透過此舉強化了俄維護《反導條約》的立場。但俄羅斯同時也表示將把“STARTⅡ”與《反導條約》掛鉤,即如果美國發展國家反導系統,俄將廢除包括《俄美第二階段削減戰略核武器條約》在內的一切軍控條約。
同時,普京透過外交手段積極尋求英、德、法、意等西歐大國和加拿大的支援。這些國家擔心核裁軍程序逆轉和出現新的軍備競賽,普遍對美國部署NMD持反對或消極態度。普京在2000年訪問了所有的西歐大國和加拿大,尋求各國在反導問題上對俄羅斯的支援。普京甚至建議與北約和歐洲聯合建立導彈防禦體系,並就這一建議與歐洲各國領導人交換看法。這些都表達了俄願與各國一起認真解決所謂“導彈威脅”問題的誠意。此外,普京還積極謀求在此問題上同中國等國家的合作。2000年7月普京訪華時,與中國簽署了《中俄關於反導問題的聯合宣告》,充分表達了兩國反對美國部署NMD的堅定立場。透過這些努力,使得美國堅持發展和部署國家反導系統遇到了來自俄羅斯、幾乎所有北約盟國、中國以及國際社會的普遍反對。在此情況下,克林頓出於各種考慮宣佈推遲做出部署導彈防禦系統的決定。雖然如此,美國並沒有放棄發展NMD,俄美在此問題上的尖銳矛盾依然存在。
此外,比葉利欽更堅定維護國家利益的普京的上臺,使得俄美之間早就存在的在許多重大問題上的矛盾與分歧不僅沒有得到緩和,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激化和加劇了。
首先是在車臣問題上,美國以“人權”為由,不斷批評俄羅斯的車臣政策。2000年2月,美國國務院負責人權和難民事務的高階官員在華盛頓會見了所謂“車臣共和國副議長”巴沙耶夫。俄外交部對此提出強烈抗議,指出這種接觸只能被看做是美國“公然對俄採取的不友好步驟”,是“絕對不能接受的”。而普京堅決主張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在他擔任俄政府總理後不久,俄政府就於1999年9月再次出兵車臣,開始了第二次車臣戰爭,打擊車臣分裂主義和恐怖分子。美國指責俄軍侵犯了人權,造成了人道主義災難,要求俄停止軍事行動,與車臣當局進行政治談判以解決問題,並要求充當調解人。美國的這些指責和要求遭到俄的堅決抵制。2000年2月美國國務院發表了《1999年度別國人權報告》,指責俄在車臣的軍事行動侵犯了人權後,俄外交部強烈表示,美國務院對俄的人權狀況充滿偏見,這份報告是無法接受的,並發表公告批評美國“無權干涉俄羅斯內部事務”。
其次是在爭奪獨聯體國家方面。蘇聯解體後,由於俄羅斯外交上對獨聯體國家的重視不足,以及俄本身經濟形勢的惡化,導致獨聯體國家“離心力”的不斷上升。美國抓住時機,不斷向這一地區滲透,影響力慢慢加強。1999年4月20日喬治亞、亞塞拜然和烏茲別克退出了獨聯體集體安全條約,另闢他徑保障國家安全。而在美國的支援下,喬治亞、烏克蘭、烏茲別克、亞塞拜然和摩爾多瓦五國於1999年4月成立了“古阿姆”聯盟,明顯帶有反俄羅斯的傾向。而美國更透過經濟手段拉攏獨聯體各國,特別是烏克蘭。據統計,美國每年向中亞和外高加索國家提供的援助和各種專項資金高達22億美元。烏克蘭早在幾年前就已成為僅次於以色列、埃及的第三大美援接受國。美國方面也毫不掩飾地聲稱,援助“地理位置具有戰略意義而且能源資源十分豐富”的中亞和高加索地區的獨聯體國家“非常符合美國的國家利益”。
面對美國咄咄逼人的攻勢,普京上臺後也加大了對獨聯體國家的外交力度,先後透過出訪和邀請訪問的方式實現了同白俄羅斯、烏克蘭、烏茲別克、土庫曼和哈薩克等國的元首和政府首腦的會晤。普京與這些國家在經濟和安全領域進行了深入的討論,簽訂了許多軍事和經濟協定。普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