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真實死亡遊戲(三)(第1/2 頁)
太平洋島國埃勞總統不知道為什麼有人要對一個只有三十年壽命的小島感興趣,但這不妨礙他透過國民大會將這個小島賣掉。
專家論證過,由於溫室氣體排放控制不力,全球海平面上升趨勢在近百年內不可能扭轉,因此該國大多數海平面較低的島嶼,都會被淹沒,而他們也早已在美洲買好了繼續生存的土地,和當地國家商議過,被接納在那裡居住,並繼續享受作為獨立國家的權利,當然實際上還是依附的性質。
這種背景下,賣掉一個無人居住的小島,而不會花什麼力氣考察這人究竟是什麼目的,就是理所當然的事情。為了博取經濟利益,這種小國可以違背許多國際遊戲規則,當然這也不算什麼。
凌辰拿出了以往的現金積蓄,三千萬美元,相當於這個國家最繁榮時期四分之一的國民總收入,買下了這座島嶼,同時獲得了這個國家的居住權。
實際上購買私人島嶼在全球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不過大多數人都是在交通方便的地方進行購買,不會特意買那些偏遠的島嶼,那樣建設的成本太高了。只是凌辰要做一些不平常的事情,當然要選擇一些偏僻的地方。
這個地方在澳洲的東北方,大概有七千公里的地方,從最近的澳洲碼頭出發,需要普通巨輪航行大概十天左右的時間。原本的名字很不起眼,也很難記憶,凌辰購買後,就行使了命名權,將它改名成“希望島”,通俗歸通俗,但好叫易記。
周圍是茫茫一片大海,人跡罕至,附近也沒有常用的航道,想要運輸大量物資,只能臨時開闢新航道通行。
不過現在就是經濟社會,支付足夠的經濟代價,多奇怪的事情也有人搶著去做,只要風險不大的話。
在凌辰將這航道開闢的事情,委託給澳洲的一家航道勘測和設計公司處理,在大筆的金錢之下,他們很快就接下了這種沒有多少困難的工作。
然後是招募國內的建築隊伍,五倍於國內同等規模建築的建設預算,而且是現款先付,這當然吸引了大批公司來投標,別說是去太平洋,就算是去南極建設,他們也趨之若鶩,這就是金錢的魅力,它可以打破階級和身份的天然鴻溝,讓醜的變美,讓老人變年輕。
凌辰給出的招標要求,讓這些建築公司感到很奇怪,對方並不是要單純地在島嶼上建設,而是提出了其他的要求。
隨著溝通,很快他們就明白了招標方的意圖,招標方是按照建設一艘超大型浮島的模式來建設的,總得來說,招標方希望建成後,這座人工浮島能夠隨著海平面的上升而上升,甚至可以在加裝動力驅動後,有一定的移動能力,以便躲開巨大的海上災難。
這個要求從未有過,但在前期透漏的巨大招標預算的**下,還是有很多公司拿出了自己的設計方案。人工浮島早就有成型的案例,只是規模和效能上,遠遠達不到現在招標方的要求。
當然現在還沒有出現這樣大規模的人工浮島,只是因為很少有人願意投資建設,現在有人願意花這個錢進行這種建設,他們當然會順從招標方的意願。這種大規模的人工浮島,類似於大型鑽井平臺,也有部分太平洋國家準備出資建設,以應對海平面上升,只是投資過於巨大,超過這些國家的財政負荷,因此遲遲沒有面世。
隨著第一筆設計費用的打入,很快被選中的五家有豐富浮島設計經驗的公司,就出具了不同的設計方案。
凌辰選擇了其中兩家,將他們的設計方案,綜合一下,準備建造多層浮島,類似於一個寶塔一般,充分考慮穩定性和耐風浪衝擊的問題,也利用好海上和海下空間。這個寶塔,每層都有不同的娛樂生活設施,層層疊疊,將超過九層之多。這個浮島因此也被命名成“寶塔島”。
“寶塔島”的整個造價會遠遠超過普通的人工浮島,有的太平洋國家曾經做出過20億美元的人工浮島建設預算,而凌辰準備的是他們的五十倍。
工期建設在這種高額投入下,就被大大壓縮了,原本需要三十幾年的建設工期,被壓縮到十年之內,這當然是大量人力和材料投入的結果,畢竟這種建設,是可以大規模併發進行的,除去前期必須要做的工作,後面的工作都可以拆分成併發進行的工作。
這裡消耗的巨大資源和人力,在本質上,凌辰是靠著一百萬無償高智力勞動力創造的社會價值來交換得到的,因為它們沒有實體,不能從事這種工作,但可以從事更高附加值的工作,這就是一種勞動力的交換,各自做擅長的事情,然後用生產成果來交換,反映到上面,才是金錢的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