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第1/4 頁)
塊的火燒饃,十幾斤或幾十斤重的漢江魚……
每年五月的端午節,更是熱鬧非凡。人們一大早吃完棕子、煮蒜,喝完米酒後,娃子們便戴上母親早已縫製好的香袋,耳朵裡抹上雄黃酒——母親們說,抹上雄黃酒蛇就不咬了,口袋裡裝上雞蛋,便由母親們領著,一路來到西河碼頭看賽龍船。此刻的西河碼頭,人山人海,幾十幾百只小舢板上,男人們拼命地划著木槳,箭一樣衝向撒鴨子的江面。誰先捉住鴨子,誰就是勝利者。叫聲、喊聲、笑聲、吆喝聲此起彼伏,有煮沸大江之勢。而每年的七月七和八月十五,古城又是一路香火,香菸飄拂,古樸自然。
。 想看書來
鄖陽府城:沉沒在江底的絕唱(6)
漢江,自古便有“黃金水道”之稱,鄖陽古城自古便有“黃金碼頭”之譽,歷來是漢江中游的一個重要商埠,交通貿易十分發達,史有“鄂之屏障、豫之門戶、陝之咽喉、蜀之外局”之稱。鄖陽地區以及陝西、河南部分地區的各種土特產均在古城鄖陽集銷,再由“黃金水道”漢江運往老河口、樊城、漢口、安康、漢中、西安等城市。每日的漢江上,桅杆林立,百舸爭流。“鄖鄉麻紡”、“鄖陽八絲綢”,從這裡遠銷到甘肅、新疆、京城……
古城人依山傍水,總愛在江裡游泳,從視窗觀看如織如梭的商船,看如林的帆影。每日,旅棧裡響著武漢的口音、東北的蠻腔、吳越的軟語,可謂南腔北調。那些人戴水晶墨鏡穿真絲長袍,黑綢短褂。古城千古人祥風逸。
撫治駐地、府城和行政專署所在地的鄖陽府,由於幾千年文明史的文化影響,使這所古城充滿了一種古樸向上的民風。古城裡那個偌大的體育運動場最是我的難忘。在這個體育場裡,每年都要舉行各種各樣的包括田徑和球類所有專案在內的大中型運動會。在所有的運動會上有著“國家健將級運動員”稱號的父親,總像一隻矯健的鷹出現在各種場合。從親自組織各類運動會到擔任田徑或球類裁判,從參加標槍、鐵餅和體操全能的比賽到月光下親自拎著灰桶劃400米跑道線和籃球場地,父親一刻不停地為體育事業奔忙。有時,父親背起突然發病的運動員飛跑著上醫院,有時又為扭傷腳骨的運動員按摩接骨……在鄂西北那所偌大的體育場裡,灑下了父親無數的汗水,也閃爍著父親理想、奮鬥的生命之光。
我的父親最終未能破譯他人生苦難的密碼,他攜帶著巨大的心靈迷惘和苦痛,化做了一縷白煙,在宇宙間消失得無影無蹤。唯有她的女兒知道,他曾經是怎樣一隻魅力非凡的神鷹,一匹玄妙無極的白色風!也只有他的女兒知道,他的入世和出世,原本都是一個多麼悲愴的靈魂……
古老的鄖陽府城、古老的體育場,伴隨著人之苦難與命運,一起沉入江底……
1959年12月26日,經過10萬築壩大軍的奮戰,漢江丹江口工程截流合龍。三千里漢江在人們高呼“萬歲”聲中被攔腰截斷了……
此後,漢水和丹江開始倒流……
有著輝煌文明的鄖陽古城開始沉淪……
號稱鐵城的古均州城開始沉淪……
古老的“楚之丹陽”——淅川縣城開始沉淪……
龐大的武當山腳下的古建築群開始沉淪……
道教文化的瑰寶——壯麗的淨樂宮、迎恩宮開始沉淪……
土地和森林開始沉淪……
房屋、碼頭、公路、郵電線路開始沉淪……
2
考古界驚人地發現,鄂西北鄖縣是世界罕見的古人類化石和古人類遺存物的出土地,其研究價值是屬於世界性的。
早在20世紀50年代,國家和湖北省、地、縣文物考古部門,先後在鄖縣發現古文化遺址78處,文化內涵十分豐富。其中,1958年發掘的鄖縣楊溪鎮青龍泉文化遺址面積達4萬平方米,文化堆積層3�5—6�5米,迭壓著仰韶文化、屈家嶺文化、龍山文化等,均為距今五六千年的史前文化。這三種文化遺存,出土了大量的陶器、石器、骨器,並發現許多圓形房屋、墓葬、灰坑等遺址,而後又陸續發現鄖縣大堰鄉大寺遺址、遼瓦店遺址。新石器時代的遺址在鄖縣分佈之廣、文物之多,在全國也屬罕見。
在鄖縣大量的考古調查中,還發現自西周至明清的146個文物遺址和保護點。其中唐太宗李世民之三子濮王李泰的家族墓地具有很高的史料價值。李泰因宮廷鬥爭失利,於貞觀十七年五月被貶到鄖縣,33歲死於鄖縣,葬於鄖縣城東北角的馬檀山。其後200年內,李泰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