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部分(第3/4 頁)
忠祠、龍神祠、迎恩樓、火星廟、北太山廟、太山廟等,真可謂廟祠林立。
靜樂宮,是州城所有建築中最大的建築單元。永樂十七年皇帝聖旨遷古州署於城內東南隅,在原州署上建立靜樂宮。宮門居中軸最前,是六柱七間華表式石坊,高三丈八尺,闊十一丈。石坊正門左右各有一鐵鑄獅子,高約八尺,母獅爪下一窩小獅活潑可愛,1958年被毀。幼時,父親常把我舉到鐵獅頭上坐一會,據說這樣可以消災保平安。宮門內左右為御碑,中軸上依次為山門、龍虎殿,前有御路,俗稱龍坡。大殿的左右為配殿廊廡,殿前大石院內用石子打在石板上會發出咯咯的金蟾叫。聖父母殿為最後院落,殿後有土堆假山,曰紫金。父母殿西為御花園,東為紫雲亭,傳雲是玄武出生之地,亭為八角五層,高十餘丈,八脊攢尖為銅頂,重千斤。迥出城牆,水陸遙望,氣象巍峨……
均州的房屋建設也很怪,沒有廁所,公廁則更少。整個城內外的排汙水系統很原始,只能供排放雨水和生活廢水。因此每戶每個臥室均備有一個帶蓋的圓木桶,專供大小便使用,我們叫它“馬桶”或“淨桶”。每天早晨有專門收集糞便的人力木箱車運到城外很遠的糞池內,供農民種地用,與宮廷內的收集糞便方式一模一樣,顯示著均州的古老。
古老的均州宛如一部古文化鉅著,真是說不完,道不盡……
牛孝文:有時,我被一種神經質的懊惱攪得寢食難安,特別是看到三峽工程中關於文物保護的舉措,更是心潮難平,甚至對於時世變遷的無情,都覺得不甚公允。以當時的科學技術,不說把均州城用透明玻璃鋼體罩起來,起碼可以對淨樂宮如此操作吧!設想一下,如果今天的丹江庫區裡,有一座可供遊覽的水下的透明體內的中國建築珍品,那將又是如何的一番景象呢?但,這一切的思想,只能是地道的“烏托邦”而已。這就使我常常在眼前浮現幻影,恨不能合攏3000裡高空精氣,聚焦10萬里河山波光,再現一個原本的紫氣氤氳的均州聖地!
大嶽武當不為世界神山之林?
1
現代人在今天仰天冥思時,方發現均州原本為世界文明之聖地,其原因之一是這裡誕生了世界幾大宗教之一——道教崇奉的真武神,即那個出家修行得道的淨樂國王子。原因之二是這塊土地總與皇家工程息息相連:今被稱為中國古代建築藝術典範的龐大的道教宮觀建築群就建在境內的武當山之上;當年,三峽工程之前,中國最大的國家工程丹江口水庫就建在縣城之隅;21世紀,為解救中國北方億萬人水危機的中線調水工程的控制性工程丹江口大壩,又高高聳立在丹江口市(丹江口市為均州的變名),使這裡成為中國水都。這樣的“選址”僅僅是“選址”?
均州聖地:永遠的滄浪綠水(6)
現在我們來看均州境內的武當山。
我們說,一座山的價值在於它無與倫比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武當山為“五嶽之冠”,500多年前即被稱為“大嶽”、“太嶽”,現代許多中國人不知道這些。人們知道衡山、恆山、嵩山、泰山、黃山……甚至很崇尚外國的阿爾卑斯神山,但卻不大知道武當山,即使知道了,也不瞭解它無尚的深邃,也未產生對它巨大的文明貢獻的景仰(就像中國人從未把均州視為聖地一樣)。究其原因很複雜,但其文化、歷史的虛無主義即可對我們民族文明構成最大的傷害。那麼,現在我們以一個最簡單的方法,即道教文化的核心“道法自然”來原諒我們的無知吧!
對於武當山文化的博大深邃,我不是專門研究者,知識的淺薄會成為我敘說的最大障礙。然而,聖地均州沉沒了,幸運的是和它同期的武當文化是它留給世人的最大的一份驕傲,僅此,即使長眠江底,它也會含笑九泉。對於已經犧牲了的淨樂王子的國都均州留下的這份驕傲,我們有責任去不斷敘說,徜若我們沒有能力,那就依然請求聖地上的子民、武當山的兒子們告訴我們。
2005年5月,我踏訪中線調水源頭丹江口市時,有幸結識了楊立志先生。溫文爾雅的楊先生時任鄖陽師範高等專科學校校長,湖北省武當文化研究會會長。1983年畢業於華中師範大學歷史系的楊立志,幾十年不輟地在教學之餘研究武當山歷史文化,160多萬字的專著、論文和古籍整理,最終使其成為國內研究武當文化最具權威者。生活在武當山腳下的楊立志,如果說因自幼受武當歷史文化薰陶而選擇了歷史學研究,不如說是博大精深的武當文化最終選擇了他。
還是在20世紀80年代伊始,楊立志就讀大學歷史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