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第3/4 頁)
1967年11月開始蓄水,淅川縣淹沒了360平方公里的土地,摺合54萬餘畝,其中,耕地28萬餘畝,佔當時全縣總耕地的50%。除縣城被淹沒外,還淹沒大集鎮6個,小集鎮8個,鄉間道路800餘公里,郵電線路400餘公里,廣播線路一千餘公里,各種水利工程2600多處。沿丹江富饒的三大川(丹陽川、順陽川、板橋川)基本淹完。移民搬遷從1959年開始到1978年結束,歷時20年,分期分批安置在青海、湖北、河南三省七縣市,動遷人口20�2萬人,佔丹江口水庫初期工程動遷移民總人口一半還多!
淅川移民中在縣內後靠至荒山野嶺的人口達12�6萬人,其餘外遷。40多年來,由於人口自然增長、返遷回流等原因,到2003年底淅川全縣實有移民18�7萬人,佔總人口的26%,即每4個人中就有一個是移民。
淅川當年移民青海和大柴湖的歷史驚天地、泣鬼神,我將在後面的章節中敘寫。
為建設丹江口水庫,淅川人民付出了巨大犧牲。儘管經過多方扶持,但由於當時對移民安置存在的重大痼疾,加之補償投資少、安置標準低,後期扶持經費嚴重不足——當年動遷時縣內後靠移民人均安置經費僅300餘元,外遷移民人均470元,後期扶持經費只有1�2億元,而當時各項淹沒實物指標累計達7�4億元,損失和補償之間相差甚遠——至今移民的生產生活問題仍未徹底解決,有9萬餘移民至今仍處在貧困之中,在正常年景缺糧餓肚的移民仍有3�5萬餘人!
淅川:古丹陽最後的告別(3)
與鄖陽、均州人民一樣,當年在丹江口大壩建設中淅川人民作出了重大努力。
1958年9月1日,丹江口樞紐工程開工後,來自豫、鄂兩省16個縣、117個公社、12�6萬民工彙集丹江口。淅川縣抽調縣委委員、農工部部長楊富才,縣委委員、檢察院檢察長王海申,縣委委員、副縣長趙善元等56名幹部,率領民工2�8萬人到達工地,被編為第五民兵師,下設11個民兵團和一個運輸營。同年10月,大壩進行合龍競賽,時間半個月,由淅川五師、鄧縣八師、天門七師組成的左翼兵團,在800米合龍競賽中以提前100分鐘完成合龍任務而獲勝。國務院副總理李先念在丹江口水庫輪船上親手將合龍優勝錦標發給左翼兵團王海申。
繼大壩合龍競賽後,淅川五師又在老虎溝與湖北省的一個師在18垮進行填土比賽,淅川採取放大炮的填土技術,三次大炮就填土3�8萬方,提前一天完成了填土任務,再次獲得競賽勝利。在建設丹江口大壩過程中,淅川縣民工不怕苦不怕累,敢打硬仗的精神名揚工地。先後有49名民工在施工中犧牲,另有數十人受傷致殘。
至今巍然屹立的丹江口大壩,澆鑄著淅川人民的血汗和生命之軀!
2
2005年6月3日清晨,我結束了在湖北十堰、鄖縣、丹江口市長達50余天的走訪,由丹江口市文聯主席、詩人高飛領路,沿丹江口習家店、石鼓鎮一路急奔,於當日下午5點抵達河南淅川倉房鎮。自此,我的行程走在了中原大地。
離開故鄉湖北十堰、到達中原這片陌生的土地,內心不免有一些緊張。好在高飛的故鄉就是倉房,那裡有他兒時的許多朋友,加之高飛豪放、率真的詩人氣質,使我踏上這塊土地之後,很快就泯去了諸多的尷尬。
倉房鎮年輕的鎮長徐虎是高飛小學、中學同學,他們都是移民的兒子,他們兒時的家園、學校都已沉沒在離倉房不遠處的汪洋之中。一見面,沉穩得與其年齡不太相符的徐虎,便如數家珍般向我述說他們的古丹陽,述說下寺考古發現。下寺已沉沒在水底,當年的下寺人有的移民到了湖北荊門和鍾祥,有的後靠在了倉房。下寺一帶發現“楚始都”讓今天的倉房人、讓徐虎倍感驕傲。何況,當年距下寺15公里、與下寺相對應的上寺現在就在倉房鎮!上寺也稱香嚴寺,為河南四大名剎之一,與少林寺、白馬寺等齊名。下寺及十幾層高的兩座唐代琉璃塔在水庫淹沒時被全部炸掉,上寺即香嚴寺因地勢高、離庫岸線遠而倖存了下來,這讓今天任鎮長的徐虎有了一張信心倍增的文化名片。
我到達的那個晚上,倉房鎮停電、停水(第二天也停電停水),徐虎帶我和高飛在水庫邊一個漁家,就著昏黃的燈光、露天擺放的小木桌、望著遠處的夜丹江吃了一頓魚宴。沉寂、浩瀚的丹庫與夜天空一樣沉寂、浩瀚!徐虎就是在這樣的沉寂、浩瀚中,一段一段向我講述古丹陽、香嚴寺的博大和神奇。徐虎說,楚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