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部分(第2/4 頁)
就曾經發生過兩次重要的戰役,第一次戰役就是發生在1939年11月30日到1940年3月12日的蘇芬戰爭,也叫做冬季戰爭、蘇芬冬戰。
當時這片被俄羅斯指為自9世紀時便是羅斯之一部分的地峽,曾於17世紀初期被瑞典佔據。1721年依《尼士塔條約》割讓給俄羅斯,後於1918年商訂為獨立的芬蘭的一部分。大約在1929年間,芬蘭開始建築稱作‘曼納林防線’(因曼納林將軍而得名)的防禦工事橫跨地峽之上。建築這道防禦工事的目的,在於提防蘇聯為了保衛列寧格勒(聖彼得堡),而有心佔取地峽的一部分所造成的威脅。
當1938年4月納粹德國合併奧地利後,蘇聯多次以維護西北邊界和列寧格勒的安全為由,要求同芬蘭交換領土和租借軍事基地,1939年11月9日談判徹底破裂。11月28日,蘇聯單方面廢除《蘇芬互不侵犯條約》,次日中斷了兩國外交關係。11月30日,蘇聯紅軍向芬蘭發起全線進攻,芬蘭軍隊憑藉在卡累利阿地峽修建的曼納林防線的堅固工事,利用嚴寒和沼澤森林的有利地形,展開反擊,蘇聯紅軍除在北冰洋的貝柴摩和薩拉地區展開交戰外,在卡累利阿地峽和拉多加湖一帶傷亡較大,對芬蘭軍隊主陣地久攻不克。1940年1月蘇聯紅軍重新組織攻勢,總兵力增加到46個師,以密集炮火和重型坦克在地峽發動總攻,空軍對芬後方城市和交通線狂轟猛炸,突破曼納林防線,芬蘭軍隊於2月26日退守維堡一線。3月13日兩國簽定了和平協定,芬蘭將其東南部包括維堡(芬蘭第三大城市,重要工業中心和塞馬運河出海口)在內的卡累利阿地峽、薩拉地區和芬蘭灣的大部島嶼割讓給蘇聯,並把漢科港租給蘇30年。
這就是發生在卡累利阿地峽的第一次戰爭。
至於第二次戰爭,則發生在二戰後期,史稱卡累利阿戰役,是列寧格勒會戰中的一場重要戰役。在1944年的6月到8月間,蘇軍為粉碎卡累利阿地峽和南卡累利阿地區的芬軍、迫使芬蘭退出戰爭,發動了這場參戰人員達到71。8萬人次的戰役,其中,作為主攻方,蘇軍派出了45萬人參與了這場戰役,芬蘭則動員了26。8萬人進行防守。
這場戰役打的極其慘烈,最終,蘇軍憑藉著優勢的裝備和人員,最終擊潰了芬軍重兵集團,解放列寧格勒州北部、卡累利阿大部,並迫使芬蘭政府於9月初向蘇聯求和。
而在空間中的這個卡累利阿地圖,就是選自發生在卡累利阿地峽第二次戰役,也就是卡累利阿戰役中的某一處戰場。
眼前的這個地圖,具有明顯的古代冰河作用的跡象,冰河作用下的石堆山,冰河沉澱後形成的湖池凹地和沼澤,冰川作用下的巨巖,比目皆是。
整個地圖的最中央就是一片巨大的沼澤地,除了在正中間有一條可供坦克行駛的土路之外,其他區域都是讓坦克寸步難行的沼澤。
在沼澤地的東邊,是整個地圖中海拔最高的一座石堆山,這座形狀酷似一個橫置的‘u’字狀的山,也是整個地圖中雙方必然要爭奪的關鍵區域。在沼澤的西邊,則是一片佈滿了巨巖的丘陵地段,偌大的巨巖到處都是,讓原本起伏不平的地勢變得更加複雜。
沼澤的南北兩端,是兩片地勢較高的高地,敵我雙方的基地就位於這兩片高地之上,隔著大沼澤向回對視。
總的來說,這個地圖是一個攻防比較均衡的地圖,雙方的坦克可以藉助著複雜的地形地貌,或是防守或是進攻,讓這個地圖的戰術充滿了各種變化。
陳墨指著地圖對隊友們說道:“這個地圖說好打也好打,但說難打也非常難打,因為這個地圖的關鍵區域很少,一旦突破,就會直接對敵方的剩餘兵力形成包圍。可也正是因為關鍵區域比較少,所以雙方都可以在關鍵區域佈置重兵,這樣一來,要想快速突破這些關鍵區域,難度無形中就會增大很多!”
“比如說這裡!”陳墨指著東路山對大家說道,這座山是整個地圖中最為關鍵的區域,沒有之一,所以圍繞著這作戰的控制權,敵我雙方將會在這裡爆發極為慘烈的攻防戰,因為只要拿下這座山的控制權,那麼居高臨下就幾乎可以將整個戰場納入到你的射程範圍之內!當然,西路的丘陵地帶也很重要,那裡雖然沒有高山存在,但密佈的巨巖卻可以給坦克提供非常好的掩護作用,但同樣,西路丘陵地帶相對於東路山腰平坦了許多,強攻西路丘陵如果操作不好的話,會付出很大的代價的。至於中路的那條土路,呵呵,大家不用放在心上,以中路那條土路那段長達四百米的毫無遮擋的路段,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