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退婚(第2/2 頁)
的同母胞弟,儘管只有二十一歲,卻是建寧帝發動神武門政變,謀得皇位的關鍵人物,聽說其武功高強,殺人如麻,“昭王”二字可止小兒夜啼。
她看向程氏,“女兒為什麼必須去?母親替女兒拒絕過嗎?”
“阿彌陀佛。”程氏念一聲佛號,“母親知道時,已經沒有拒絕的餘地了。大前天,在靖王府的生辰宴上,大長公主與老夫人說過此事,老夫人越過我們二房,直接定了你。”
秦禛在心裡冷笑一聲,這心簡直偏到咯吱窩了,程家還沒退婚呢,她老人家就先做了主,分明是沒把二房人放在眼裡。
也是。
她爹文不成武不就,她兄長遊手好閒不學無術,誰會把他們放在眼裡呢?
程氏是聰明人,自然猜得到她在想什麼,勸解道:“‘緣起即滅,緣生已空。得失從緣,心無增減’。珍珍是明白人,老夫人是偏心了些,所為卻也不算錯,只是苦了你。另外,大長公主說,昭王大抵要挑一挑的。你明白嗎?”
秦禛當然明白。
第一,她適齡;第二,三表哥要悔婚。
綜上,她去最適合,總比長姐哭哭啼啼不願嫁,她和三表哥成為怨偶更好些。
行吧。
只是備選就好辦了,只要肯動腦,總有法子降低被選中的機率。
程氏苦口婆心,“這件事是母親對不起你,你不要怨懟老夫人。會哭的孩子有奶吃,你這孩子就吃虧在性子上了。有什麼話,你都可以對母親說。明日程家來退婚……”
“母親!”秦禛打斷了她,“難道不該是咱們去程家退婚嗎?”
程氏搖搖頭:“那樣的話,你的名聲就壞了。如果程家主動退婚,再娶你長姐,你就是大家同情的那個,總不至於被人說攀高枝,不知好歹。”
秦禛微微一笑,“權貴中多的是眼明心亮的人,掩耳盜鈴沒有任何意義,母親千萬別被某些人騙了。捧高踩低、攀高枝,總好過被人瞧不起,說女兒不如長姐。另外,昭王若是因此嫌棄了女兒就更好了,也算一石二鳥。”
程氏思索片刻,“這話有些道理,只是,這般退了婚,你到底壞了名聲,將來找婆家就難了。”
秦禛在心裡哂笑一聲,“不嫁也沒什麼,女兒不會埋怨祖母的。”
程氏啞口無言,隔了好一會兒才道:“都說你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