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部分(第2/4 頁)
斷的增加當中。只要搬遷來南洋的華人,根本不用擔心找不到事情做。
大量華人云集南洋,也給興華軍帶來了大量的新兵員跟工人。其中興華軍的大本營棉蘭老島,如今生活在島上的華人數量,已經超過了五百萬。
其中有一些都是從南洋遷來的老華人,而其中有三分之一,都是從國內陸續轉移來的華人。可以說,興華軍的出現,又帶來了新一輪的華人下南洋浪潮。
只是令人有些意外的是,做為興華軍的大本營軍事重鎮,達沃這一兩年來,很少接納新遷來的華人。以至生活在達活新城的華人數量,依舊沒突破百萬。
可即便如此,很多人都知道,達沃新城的變化最為巨大。由新城為中心,輻射到周邊陸續興建起來的城鎮數量,也成了很多華人工廠跟工人聚集的地方。
在達沃海灣中,趙鐵虎籌化許久的造船廠,也終於開工生產。其中的造船工人,半數以上都是從國內招來的造船工人。當然,造船廠更多都是造的商船。
只不過,在一處相對隱密的內河港口中,一個規模更為龐大的船廠早已經組建完成。早前相對遲緩的造船速度,如今也在快速的推進當中。
畢竟,除了棉蘭老島之外,趙鐵虎又在其它華人聚集地,開始興建起一些鍊鋼跟鍊鐵廠。生產出來的大量鋼鐵,也促進了軍工產業的快速發展跟提升。
加之海外兵團,在海外收集跟繳獲到的大量機械技術圖紙,也令興華軍的科研力量得到快速提升。而趙鐵虎的規模是,未來達沃城將變成興華軍的工業重鎮。
以達沃城為核心,將軍工產業延伸到全島以及其它各地。甚至為了提升工人的文化水平,趙鐵虎已經下令在棉蘭老島開辦中小學,招收華人子弟就讀。
其中自然少不了一些大學,這些學校的建設,也意味著興華軍已經在某種程度上過渡為自治。沒有日軍的襲擾,盟軍又暫時回不來,權力真空下給了興華軍快速發展的機會。
甚至在目前達沃城的一些技術院校跟軍工研發部門中,由八路軍選派過來的學員及工人,都在緊張的學習之中。對於南洋的變化,這些人同樣感觸頗深。
如果不離開棉蘭老島,很多人甚至都不敢相信,這是身處海外。畢竟,整個達沃城,基本都是華人。雖然有一些洋人,但這些洋人在城裡也很老實。
相比國內跟其它地方,洋人岐視欺凌華人的情況隨處可見。可在達沃新城,甚至於整個棉蘭老島,洋人也不敢隨意欺凌華人。
一旦做出這樣的事情,那麼這些洋人便會被例為不受歡迎的物件。等待這些洋人的命運,則是被送出棉蘭老島,將其送到日軍管控的南洋各城去。
這樣做,對於很多洋人而言,比直接殺了他們還難受。更何況,生活在棉蘭老島的很多洋人,目前都需要接受興華軍的保護。畢竟,他們很多都是戰俘跟盟軍僑民。
在盟軍尚未打回南洋的情況下,他們只能在興華軍的控制下老實過日子。當然,想做生意的話,興華軍也不會阻攔,相反也會很歡迎他們在島上開辦工廠。
而如今在南洋的戰狼麾下,同樣有不少英美荷等國的傭兵。這些傭兵在接受戰狼的訓練之後,也會被送往歐洲戰場接受實戰考核。
如果不想去海外兵團的話,趙鐵虎同樣會安排他們一些實戰的機會。只不過,這些盟軍傭兵的數量,還是相對比較稀少,每個想加入計程車兵,都需要經受一番嚴格稽核。
畢竟,趙鐵虎不希望盟軍方面,對於戰狼僱傭兵團的情況有太多的瞭解。至於想單獨成軍的盟軍戰俘,趙鐵虎也不會阻攔,相反也會給予他們一定的自主權。
只不過,這些部隊的衣食住行,甚至包括他們的武器彈藥,都需要得到興華軍的庇護跟支援。至於跟日軍作戰的話,這些由戰俘重組的部隊,暫時也不敢。
有一些想找日軍報復的盟軍戰俘部隊,在未經請示的情況下擅自出戰。結果很顯然,他們的後果都不會太妙。漸漸的,這些盟軍戰俘都變得很老實。
雖然趙鐵虎知道,這些目前跟興華軍很友好的盟軍戰俘,一旦盟軍重返南洋的話,或許就有可能反咬興華軍一口。但趙鐵虎對於這些盟軍戰俘,自然也有自己的手段。
總之一句話,未來盟軍重返南洋,真要跟興華軍翻臉的話,相信最終的損失,也會令盟軍覺得異常難受。最重要的,目前美國也需要華夏跟興華軍這個盟友。
儘管日軍在華夏戰場,依舊佔有很大的優勢。但今年的情況,跟往年似乎有所不同。重慶方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