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部分(第1/4 頁)
在本地不少頭人(識時務的俊傑那個民族都有)的密切配合下,不少民憤極大但是抗拒帝國收稅的的奴隸主和頭人被公開處死。大量的食鹽、烈酒、布匹、金屬製品和武器以更大規模的事態流入藏區,用來交換藏區出產的金銀、寶石(瑪瑙、蛋白石、蜜蠟石、松石、橄欖石和紅玉髓等等)、藥材山珍(紅花、松茸為主)。
半年後,建立了亞東口岸之後。大量的尼泊爾和波羅王國的商旅就到這個海拔3000米的口岸交易藏區的物產,源源不斷的糧食、油脂、奴隸和紡織品就在這裡被換成帝國的物產(含藏區物產)。低海拔的商人大多數都是到了這個高海拔的口岸交易完就撤了,難以忍受的缺氧等高原反應就連生存在尼泊爾這等地區的人都難以完全適應。
王百川簡直都搞不清楚老師們要自己來這裡是為了打仗還是做生意。
日進斗金的他幾乎忘了自己的本職工作,每天幾乎做的就是城管和稅警的工作。
武裝到牙齒的騎兵雖然很有戰鬥力。但是每天只有簡單的巡邏和反走私工作也實在讓人沒有**去打起精神。直到他接受了一份指令。這個指令就是擴軍備戰。不久之後穿越眾決定武力吞併印度東北的迦摩縷波。
在次大陸的各個國家之中,唯一可能與帝國在陸地上直接接壤的國家就是緊挨著低矮的若開山脈的迦摩縷波。大理被帝國接管的時間已經很長了,各個白蠻烏蠻的少數民族部落基本都歸化了。商路基本通達的大理要想修築一條穿過若開山脈東北段到達3500米海拔的道路的確困難。但是從西北,正南、正東三面夾擊這個封閉又沒有警惕心的國家簡直易如反掌。
兵力最多的自然是後勤運輸最給力的南方海軍陸戰隊和殖民地軍隊,戰鬥力最強的自然是騎兵為主的亞東軍團,重要性最大的還屬東面的工程大隊。
帝國預計要修築一條橫貫橫斷山脈的幹線,從大理舊都羊苴咩城到蒲甘都城蒲甘被修改為到迦摩縷波西南的提斯浦爾,自然要派遣最精幹的工程隊伍去開路了。
這涉及到真個次大陸的戰略。自然要萬分重視。雖然這個國家的軍事力量不值一提,但是也不是隨便給人刷經驗的弱雞。這個古老的國家在唐代的戒日帝國最鼎盛時期都沒有被次大陸霸主戒日王所征服。在現在也不是一個完全沒有抵抗力的部落聯盟。
根據最新傳回的情報顯示,這個國家擁有2000頭戰象,20萬名義上的動員能力,首都提斯浦爾擁有近3000人的近衛軍團,武器裝備基本都是達到中世紀的鐵質刀劍和區域性鎧甲的水平。在戰術層面看,這個國家的物產可謂足以支援20萬人作戰一年以上的。為了避免持久戰,三路出擊也是為了快速平定這個國家的動亂,大軍壓境才能有足夠的力量實施軍管。
亞東的軍團只需要派遣2000騎兵快速突進王城,打他個措手不及。波羅王國的‘武裝商隊’則帶著大批的物資和商品到這裡收買地方的勢力和下層民眾。大理省出發的築路大軍除了補給和建材,幾乎什麼都沒有。三路軍隊的會師地點就在提斯浦爾城下。
亞東的軍隊主力實際上和當年王玄策滅國無數的軍隊組成來源一樣。大多數都是吐蕃的騎兵和尼泊爾當地招募的山民。漢人的數量較少。幾乎全部都是西寧等地的混血兒和羌族組成的軍官。在透過一年多的組織學習、掃盲和磨合之後這隻軍隊的戰鬥力幾乎達到了這個時代騎兵中的巔峰,根據和波羅王國接壤的邊防軍演習結果判斷一隊30人的騎兵殲滅2000人的印度步兵或者200戰象部隊毫無壓力。
冷兵器時代的巔峰裝備——連弩和帶有血槽的蒙古彎刀裝備的亞東騎兵軍團消滅幾十倍數量的印度無鎧甲無機動力量的軍團絲毫沒有壓力。軍團攜帶的輜重中除了箭枝和計劃中十天的口糧之外就是數百公斤帝國最新制造的炸藥包和可拆卸組合的拋射機了。這種攻城拔寨的神器遠比那些傳統的攻城器械更加給力,巨大的震撼效果足以瞬間摧毀所有敵人的精神。
在朱羅國的滅國之戰中。炸藥包的威力被宣稱為溼婆的怒火。相信很多印度的高層都聽說了這種威力極大的武器在攻城戰中的威力了。幾百年前王玄策憑藉1萬人馬就能將印度諸國打的屁滾尿流,現在進入火藥時代的精銳騎兵絕對可以輕而易舉的消滅這些頑抗的傢伙。
不教而誅謂之虐,迦摩縷波沒有什麼對不起帝國的,隨意征伐的確不符合道義,但是積年的舊賬被翻出來,曾近和波羅王國幾次談不上規模的摩擦也被提出來作為藉口。波羅王國在三路大軍進入迦摩縷波之前就主動跳出來,發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