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部分(第3/4 頁)
專業人才和技術儲備的要等到我們建立好覆蓋全亞洲的,至少是全國的網點再說。不過相關的配套子公司和會員公司可以先開業試營業,比如華東債券交易所下屬自律監管的會員企業——應天府國債承銷公司、江寧府公債承銷公司等等都可以先開業運營。”
“那規劃中的泉州鑄幣局是不是可以上馬了?”趙守忠問道。“看樣子,最近三司的官員催促的很緊啊!連你這個不問世事的‘文豪’都著急印鈔的問題了?”劉欣打趣道。
“還不是你害的,自從上次蘇頌聽信了你的話,上書要求統一鑄幣機構,將十六個銅錢監和二十個鐵錢監合併到泉州,三司也不會像死了老孃一樣天天催我。”
“服從計劃是成敗的關鍵,我讓蘇頌去得罪人付出的代價也不小啊。我們準備的禮物還不是由你去送,人情都是你得了。那個天文臺的設計圖紙和模型可是錢進的心頭肉,錢進原本準備在強搶郭守敬飯碗的時候拿出來當殺手鐧的。”
“三司畢竟早就從實物稅改貨幣稅中撈的盆滿缽滿,不會因為我們對錢監這種大虧特虧的機構動手有什麼不滿了,要是在以前盈利的時候說不定會反對我們,現在哪個三司的官員不想甩掉這一堆包袱?只要我們搞定各大錢監的主管,不讓他們失業或不滿就沒有阻力了。畢竟發行鈔票最關鍵的一步就是壟斷鑄幣權嘛,我們先壟斷造幣廠算是完成進度的一半了,將以前幾十家錢監合併為一家可不容易啊。”李基打了個哈欠表示忙著制定戰略很累。
“那我們解決世面上貨幣不足的問題主要是靠我們成本低廉到幾乎沒有的流水線機械壓鑄體系,還是靠我們印鈔機印刷的可等額兌換金屬貨幣的信用票據----鈔票來解決呢?”趙守忠問道。
“雙管齊下,以印鈔為主。我們是誰?那16家四川富戶都能應付擠兌幾十年,我們這麼大的攤子還不能應付擠兌?過一段時間,我們把信用和擠兌風險透過國債轉移到趙家身上就高枕無憂了。”李基伸了個懶腰,掏出一份國債計劃。
李基大聲說出醞釀已久的臺詞“這就是印鈔機計劃的第二階段,大宋帝國聯合儲備中心即將誕生!”
第七十三章 上海務的命運
元佑五年的中秋節,一群辰基商會從西部邀請的合作伙伴代表順江而下,準備參加新建起來的未來世界經濟中心的上海務初具雛形的建市一週年暨大宋帝國首個經濟特區建立典禮。
“來來來,各位請看右邊就是黃浦江的入江口這裡就是我們為未來主要建設的江海聯運,天下第一大港口寶山港,三年之後每年的貨物吞吐量可以達到2000萬石,也就是1000艘千料的大船進出二十次的貨運量,五年之後就能達到五千萬石的吞吐量。
不論是糧食還是礦石、南洋香料還是西洋奇珍、北洋的倭貨、高麗的人參,在秀州這片特區裡的任何一個商業城鎮都可以買到。上個月朝堂特批秀州為第一個經濟特區,我辰基商會已經上交500萬貫包稅保證金,包買了秀州境內十年的稅收,各位到秀州來做買賣,稅收是最低的,辰基商會保證這裡是全大宋最低的稅率,買賣稅收最高不過5%,進出口貨品還可以享受退稅的好處。
整個上海務周圍百里都被辰基集團買下來了,各位要是想在這裡置產就很難了,不過可以簽訂租賃協議,所有的土地和建築都可以透過五年一期的拍賣競標,價高者得。黃浦江兩岸的土地和房屋都屬於辰基集團所有,要是各位想租賃房產開商鋪和廠房,辰基集團熱烈歡迎,要是各位像當辰基集團下屬公司服務的的會員或者下游批發商出售商品,那就要透過辰基集團認可的資質評定機構的推薦和評級。”
一個胖胖的四川口音富商問道“怎樣才能像我親家一樣成為商品期貨交易所的會員啊,我就是為了這個身份才不遠千里坐船來這的。”
導遊熱情的回答道“驗資手續可以交給辰基銀行辦理,評級手續可以交給普道評級公司辦理,申請材料和加入交易所會員的所有事物都可以交給會計師事務所。我們當然是為了保證效率和安全,首先推薦自家下屬的相關公司了,要是各位想省錢,不著急的話,也可以選擇其他銀行、評級公司和事務所辦理。”
一個辰基集團資深合作伙伴心想‘誰都知道你推薦所有這些公司都是收費最貴的,但是也是效率和口碑最好的,但是有多少人知道其他的公司控股股東也是辰基集團呢?要不是我姐姐嫁給了辰基集團華東擔保公司投資部門的主管,我也不可能知道,秀州地面上所有金融公司都是直接間接被辰基集團控制的。
導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