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部分(第3/4 頁)
造的價值大大提高,本身獲利便十分可觀。後來,他所預見的香港建築業的大發展果然如期而至,他又靠著提供沙土原料而連連獲利,一躍成為香港商界的巨人。
子貢是孔子的弟子中最富有的一個,以善於經商、善為說辭而聞名諸侯。子貢“結駟連騎,束帛之幣,聘享諸侯,所至,國君無不分庭與之抗禮”,史書上稱他富比陶朱公。孔子雖然口頭上“罪子貢善居積”,但內心還是偏愛他的。
子貢能準確預測商情,等待物價漲到頂峰時才賣出,每次都賺大錢。《論語·子罕篇》記載:
子貢曰:“有美玉於斯,韞櫝而藏諸?求善賈而沽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賈者也。”待賈而沽即等待高價才出售。由於子貢善於“預測商情,待賈而沽”,不幾年就成為家累千金的大富翁。在現代市場經濟中,資訊的獲得、商情的預測是企業取勝的法寶之一,待價而沽則建立在準確的商情預測基礎上。
子貢的成功之處在於他的遠見,能夠估計到市場上的變化,從而獲得有用資訊。
現代的商場亦是如此,如果沒有遠見,掌握不了市場的變化趨勢,那麼從商致富的夢想何日才能夠實現呢?
微軟之所以能夠取得今天的成就,最大的成功之處就是預見了個人電腦在今後的世界將會大行其道。那時候的計算機都是些笨重的“大傢伙”,一般都是用於工業、軍事等,而微軟卻在那個時候開發出了用於個人計算機(PC)的作業系統。隨著PC技術的日益成熟和發展,微軟也越來越賺錢。比爾·益茨成為了世界首富,微軟成為了世界500強企業!
微軟的成功說明了什麼?遠見!一定要有遠見!
有這樣一個故事:小王和小李兩人同時受僱於一家超市。起初大家都是一樣的,從最低層幹起。可是後來小王很快就受到了總經理的青睞,一再被提升,很快就升到了部門經理的職位,而小李還是在原地踏步。終於有一天,小李忍不住提出了辭職的要求,並且說總經理不提拔那些勤快的人,卻提升那些不做事愛拍馬屁的人。
總經理很耐心地聽著小李的話,他知道這個小夥子是個很勤快的人,工作也很吃苦,但是總是覺得他少了點什麼東西。突然,他有了個好的想法:他讓小李去看看集市上今天有什麼賣的。不久後小李回來報告說:剛剛集市上只有一個農民拖了一車土豆在賣。
總經理又問:那一車土豆大概多少斤?小李又跑出去,然後回來報告說:十袋。
價格是多少?於是,小李又再次跑到了集市上……
總經理望著氣喘吁吁的小李說:你先休息一會兒,看看小王是如何做的。
於是總經理對著叫過來的小王說了最開始要小李去幹的事情。
過了不久,小王從集市上回來了,彙報說到目前為止只有一個農民在賣土豆,有十袋,價格適中,質量很不錯,他帶回來了幾個讓經理看看。這個農民過一會兒還會將幾袋西紅柿出售,據他看,價格也合適,公司可以考慮進一些貨。這種價格的西紅柿總經理也許會要,所以同樣帶回來一些樣品。而且,農民他也帶過來了,正在外面等著回話。
總經理望了臉紅的小李一眼,說:讓那個農民進來。
同樣的一件事情,不同的人卻有不同的行為,導致不同的結局。小王由於比小李多想了幾步,於是在工作上取得了更大成功。
凱瑟琳·羅甘說過:遠見告訴我們也許會得到什麼東西,遠見召喚我們去行動。心中有了一幅宏圖,我們就將從一個成就走向另一個成就,把身邊的物質條件作為跳板,跳向更高、更好、更令人快慰的境界。如此,我們就擁有了無可衡量的永恆價值。
很早以前,人們就知道了遠見對於做人、對於成功的重要性。據《聖經·箴言》第四章第十八節記載,大約三千年前就有人說過:沒有遠見,人們就會放肆。從中我們不難看出來遠見的重大意義和價值。
可是,我們又能夠想到多遠,想到第幾步呢?
如果我們有遠見,我們做事就會有目標,因為我們知道做這件事有什麼意義,我們為什麼要做,我們做了之後會有什麼樣的後果。這樣的話,我們就能夠從努力奮鬥之中獲得成就感,獲得樂趣!
如果我們有遠見,即使我們是在完成一件枯燥的事情也不會覺得辛苦和累,而是對此充滿激情和動力;即使是最單調的事情也能夠給予我們滿足感。
曾經有人問三個砌磚工人相同的問題:你在幹什麼?
第一個工人回答的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