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部分(第2/3 頁)
照搬。儘管隨著經濟的發展、科技的進步,模型本身也是在不斷變化和完善的,但是如何建立學習型組織,可遵循的共同不變的總思路應當是:以符合學習型組織的真諦與特徵為指導思想,創造有利條件,持續提升全體員工的學習能力來增強企業的創新能力,進而增強市場競爭力,確保企業常勝不衰。
目前已有的建立模型除美國人提出的“五項修煉”外,還有加拿大人活而納提出的“五階段模型”,美國學者瑞丁的“第四種模型”和微軟公司“學習四原則”等,都各有特色。其中,“五項修煉”是最流行的模型,在各行各業廣泛運用,並且在創造這一模型過程中吸取了許多中華古老文化的精粹,包括孔子、老子等中國古代著名思想家的精闢哲理,加上易於操作,因此比較適合中國企業建立過程中參考與借鑑。上海中美施貴製藥有限公司就是從管理創新著眼,以“五項修煉”為基礎,不斷改善企業管理,逐步向學習型企業邁進的。臺灣中屋機構公司反建立過程分成薰、學、習、用四個階段。
上海匯眾汽車製造有限公司則從建立學習型班組開始,然後推廣到建立學習型科室,最後全面建立學習型企業。上海隧道股份有限公司是從抓中層以上領導幹部並擴大到專業技術骨幹的系統全面培訓開始,進而抓四個試點單位(質構公司、機械廠、企發公司、第一項管部)的內部培訓師的培訓,再由內部培訓師向試點單位的廣大基層員工宣講學習型組織與“五項修煉”的基本理念與方法。他們特別重視啟用施工企業一線班組和項管部這兩種最重要的基礎細胞,透過評選學習型班活動來總結建立學習型班組,搞好團隊學習,弘揚團隊精神,提高企業效益的新鮮經驗並廣泛推廣。
總之,當今世界,資訊產業迅猛發展,知識經濟己初現端倪。在這樣一個崇尚知識、崇尚“知本”的年代,身為商人,只有不斷學習,獲取新知,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取勝。
□時時自我更新
花天酒地、飲食無度、不檢點的生活、奢侈的習慣、工作不認真等等都可以摧殘和減弱人的生命能量。
作為成功商人,需要經常更新。若精神品質是你注入領導工作中的精髓,則自我動機的管理就必須置於一切之道。
要時時更新,你必須:
1.與成功積極的人來往
在有些情況下,你可能必須遠離會影響你的悲觀者。至少你必須花很多時間,與能啟發心靈、刺激思考、恢復夢想、延伸築夢能力的人共處。如果你決定要成功,必須與成功取向的人交往。
2.審慎察驗進入心中的想法
正如電腦人士說:“垃圾進,垃圾出。”你會成為你所想的人,如果你持續灌輸垃圾及瑣碎雜事進入腦中,你就很難成為剛強的領導者。你也許還應該多閱讀偉大的著作。有人說:“我們依靠詩人、哲學家和劇作家等,來照明我們僅能摸索的思想,他們給予力量與安慰,是我們無法在自己身上找到的。每當勇氣動搖,我就衝向他們。他們賜我接納的智慧、前進的意志和彈性。”這話不無道理。
3.繼續上課並參加相關學術研討會
開車幾百裡、花幾百元聽聽名人授課,並與高層次的人士交往是相當值得的。聽聽著名人士的講座,參加一些研討會,你可以從中得到很好的啟示。
4.寫工作日誌、記錄目標及精神旅程
一本良好的工作日誌與日記大不相同。你不是寫下一天裡外界發生的事情——而是透過你的觀察並記錄你思維的活動。若你持續這麼做,積極的夢與目標一定會從潛意識中浮現。弗洛伊德對潛意識持悲觀的看法,他認為在心理治療過程中,必須找出潛意識,把潛意識的內容說出來。但對他而言,此舉就像是掀開化糞池的蓋子——裡面全是黑暗的態度和可怕的東西。榮格對最深層世界所持的態度則樂觀多了,他相信我們揭開潛意識的面紗,可能會發現精神迷亂及黑暗面,但我們最深層的自我,正是所有偉大藝術的來源。榮格認為所有美好創意的來源也在那裡。如果榮格是對的,那麼能保持高素質的方法之一,就是敞開意識與潛意識之間溝通的管道。
最後,內在精神品質是啟發領導能力的來源。它需要用愛默生的高貴詞藻來說:“從一個偉大有深度的存在活出來。”而這樣的精神不會突然發生,要經由不懈的努力和經常的培養,才會逐漸產生。
從表面上看,經商難免言商,追求儘可能高的利潤,而文化人本來恥於言利潤,二者似乎是不相容的。其實並非全部如此。
第一,文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