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2/4 頁)
001年度臺前幕後最星光熠熠的法國電影,充滿懸念,陰森詭異,也是電影史上第一部於盧浮宮實景拍攝的電影。盧浮宮第一次對劇組開放,便帶給觀眾不同凡響的視覺震撼。除了實地攝影,這部電影還使用了最新的特技,做成虛擬鬼魂,而且,這是三度空間的虛擬鬼魂。“一個美女加一點懸念”的《盧浮魅影》是法國電影邁向商業化的又一次嘗試。蘇菲·瑪索清冷性感的眼神,盧浮宮裡幽暗古老的氣息,以及讓人冒冷汗的懸念,讓觀眾過足了癮。《盧浮魅影》上映後在法國引起轟動,取得了很好的票房收入。
蘇菲·瑪索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盧浮魅影》是她從影20週年的標誌,她對這部影片非常滿意。有人問,25年的演藝生涯給她留下的最寶貴財富是什麼,她笑著打了個比方:“每一出電影,每一次首映式,我都將它看做是一條懸掛在劇院裡的勳帶,每當我回首從前,總能看到它們在隨風飄動——那種感覺實在是太美好了。”
《盧浮魅影》原是法國作家亞瑟·貝內的一部暢銷小說,早在1965年,就有人把它拍成電視劇,並在法國引起一股電視狂潮,為了追隨那修長的、時常於夜色中神秘出現的幽靈,幾乎法國所有的酒吧都安裝了電視機來吸引顧客。現在拍成電影,純屬老片新拍。年輕的導演尚保羅·沙洛梅在劇本上下了不小的功夫,他說:“別忘了,現在已經到了2000年。我們在小說之外,又編了一個情境。你想想看,盧浮宮、夜晚、一個女人、一個鬼魅,這其中便交織出: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情節,如何救出這個女人。這不是一部完全虛幻的故事,而是虛幻和真實交織的。”
《盧浮魅影》講述了一個發生在盧浮宮的有關木乃伊幽靈的故事。美麗的姑娘麗莎和祖母一同居住在盧浮宮對面的大樓裡,盧浮宮修繕工程無意中把她們所住的樓梯間打通了,於是麗莎進入盧浮宮變得易如反掌。
為了追一隻貓,麗莎進入盧浮宮,碰巧來到了科學家研究古埃及木乃伊的實驗室。她哪裡知道,此時此刻,盧浮宮裡的一具木乃伊鬼魂——貝菲葛——正注視著她。當她發現貝菲葛時——在對視的一瞬間——貝菲葛便進入了她的身體。
每當深夜,麗莎被這個鬼魂驅使著,在盧浮宮遊蕩,搜尋著古埃及的寶物。一個電工深愛著麗莎,當他發現麗莎的反常舉動時,便跟蹤保護她。盧浮宮的科學家又用古埃及的語言勸說貝菲葛離開了麗莎的軀體。經過這番折磨,她又回到了愛人的懷抱。
外表賢淑的蘇菲·瑪索,一直有一種隱藏的妖冶氣質,在她主演的電影中,完全體現這一面的並不多。《盧浮魅影》填補了這個空白。在以盧浮宮為背景的濃郁色調下,她富於東方氣質的眼睛和黑髮,將驚悚的氣息散佈在整部影片中。開始的驚惶與後來的堅毅,正是她最擅長演繹的。最令人印象深刻的還有她那驚恐的雙眸和血紅的嘴唇,那是絕對經典的心理恐怖片造型。影片中的“貝菲葛”面具,據說是依照蘇菲·瑪索的臉,分毫不差地製作的。他們先掃描蘇菲·瑪索的臉,再按照她的眼神來調整面具,讓她能以“最自然”的方式來表現貝菲葛。這可把蘇菲·瑪索累壞了。她說演魔鬼是一種體能的考驗。導演對她扮演的貝菲葛非常滿意,說:“這個鬼美極了,儀態優雅,姿勢棒,蘇菲·瑪索連裝鬼都那麼迷人!”《盧浮魅影》的譯名真是再恰當不過了,“魅”字有很多解釋,可以是一種驚人的美麗,也可以是一種莫名的恐懼,不僅讓人窺到蘇菲·瑪索的香風豔骨,還彷彿讓人瞥見盧浮宮的鬼影——兩者正是這部電影最大的賣點。
也許,我們只能這麼解釋影片的醉翁之意:與其說是為了營造鬼怪的恐怖氣氛,不如說是為了突出人生的美麗事物。蘇菲·瑪索的氣質與盧浮宮的珍藏,是造物主與人類文明的美好結合;而人與幽靈最後的平等對話,是生命相安無事的安寧和美麗……當然,聰明的編導也不甘讓故事就這樣平平收場。當所有的恐怖結束,懸念揭開後,畫面的焦點定格在蘇菲那美麗的瞳孔裡,我們在這一汪美豔得有些惆悵的秋水裡,欣賞到最後一絲莫名的恐懼。
蘇菲·瑪索這次“作惡”,可比兩年前《末日危機》中的蛇蠍女人成熟多了,觀眾再也不會懷疑她有扮演反面人物的能力,她的加盟,無疑為該片增添了光彩。
txt小說上傳分享
裸露與實踐
在許多影片中,蘇菲·瑪索都是一個微妙的性愛女人,與許多男人肉慾糾纏。無論有沒有男人的存在,她總是可以過得很好,男人就是她的武器,拾起男人就是拾起武器,男人是被她利用的。這種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