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第3/4 頁)
。1995年,兩人愛情的結晶問世了,是個男孩,取名叫文森。他們的關係似乎更牢不可破了。在同一年,蘇菲·瑪索隻身前往美國好萊塢發展。梅爾·吉布森在《勇敢的心》一片中給了她一個角色,後來,她又在英國情節劇《心火》中擔綱女主角。她還參加了《安娜·卡列尼娜》的拍攝,整個片子都是在俄羅斯拍攝的。參加這些影片的拍攝之後,蘇菲·瑪索在世界影壇的地位大大提高。
安德烈·祖勞斯基曾評價蘇菲·瑪索:“她是一個獨立的女性。”對此,蘇菲·瑪索也有過回應:“獨立不是和別人分離、不搭界,而是要在生活和工作中意識到自己的責任,讓別人信任。”
就在他們談論獨立與信任的話題時,2000年,法國的一些媒體爆出蘇菲·瑪索有了新戀人的新聞。《Voici》雜誌封面刊登了她和美國新情人的親密鏡頭,這個美國人叫傑克。根據《Voici》報道,蘇菲參加電影節活動時,他們形影不離。傑克有一頭黑中帶灰的頭髮,四十來歲,容貌英俊。相識不久之後,他就搬到蘇菲·瑪索的住所,和她同居了。該雜誌還說,蘇菲·瑪索的夜晚比白天更美。該雜誌拍到蘇菲·瑪索和傑克帶著小文森在冬日森林散步的多張圖片,並以小標題解說,蘇菲臉上洋溢著笑容。
不管這樣的新聞是否屬實,每一種愛都要經受考驗。蘇菲曾有兩次差一點紅杏出牆,都被祖勞斯基——這個讓她付出了18歲以後整個青春年歲的男人——重新吸引回來。但是俗話說“事不過三”,這第三次發生在2000年,就是蘇菲·瑪索首次執導的長片(一部講老夫少妻離婚故事的電影《對我說愛》)正漸漸成型的日子裡。
事後,當我們回憶他們雙方曾經公開談過的一些話題之後,也不難發現這場愛情或許早就潛伏著危機。
只有在談到祖勞斯基的才華時,蘇菲·瑪索才會將那種樂於談論的喜悅之情溢於言表,除此之外,她不是拒絕就是沉默,就像她經常在電影中所表現的那樣,神情憂鬱,世事卻瞭然於胸。
安德烈·祖勞斯基曾經公開抱怨,和大明星在一起生活太難了,需要承擔和理解的東西太多了。在他看來,蘇菲·瑪索生活在一個非常實際的世界裡,他自己卻常常遨遊在某種精神境界之中。兩人間的溝通成了一種非常艱鉅的工作,他感到很累……如果是這樣,蘇菲·瑪索又何嘗覺得輕鬆?她少年得志,個性極強,難道就不想找回自我?
正當《末日危機》在美國如火如荼地公映時,蘇菲·瑪索悄悄返回法國,據說是祖勞斯基的一部新片《情慾寫真》正等著她主演。早些時候就有媒體以蘇菲·瑪索隻身飛往洛杉磯獨居數日為證,說兩人的關係亮起了紅燈,分手的可能性很大。對此,蘇菲·瑪索本人在接受專訪時含蓄地表露:“兩個人的生活是一種挑戰。” 的確,成名是一種挑戰;維繫明星的地位、維護人們心目中美好的神話更是一種挑戰。
2001年,在文森6歲時,堅強的蘇菲·瑪索遇到了ICON公司的副總裁吉姆·萊姆利,重新墜入愛河。兩人年齡相當,情深意篤,愛情之花就要結果。當時吉姆正在籌劃拍攝亞歷山大大帝的電視連續劇,整天穿梭於倫敦和洛杉磯之間,雖然兩人暫時不能廝守,但對於真心相愛的人來說,這算不了什麼。這一次,蘇菲依然愛得深情而執著,並決定為吉姆·萊姆利生個孩子。在懷孕期間,蘇菲遭到了搶劫,她怕遠方的戀人擔憂,就沒有通知他。吉姆從報道中得知此事,立即趕到巴黎看望。這一系列事件說明,兩人的關係已經非同尋常。
2002年6月13日,36歲的蘇菲·瑪索生下了她的第二個孩子,是個女孩,取名朱麗葉特。孩子的父親不是安德烈·祖勞斯基,而是她在極度失落時遇到的美國製片人——吉姆·萊姆利。毫無疑問,這第三次考驗導致了蘇菲·瑪索和祖勞斯基真正的分手。因為一個女人可能很容易愛上一個男人,但她不會輕易為他生孩子——這就是危險性所在。
這次是真的分手了,他們的愛情是自由的,沒有法律的約束,愛得複雜,卻分得簡單。
對於與祖勞斯基的那段令她刻骨銘心的戀情,蘇菲·瑪索用電影《對我說愛》來作了總結。這部電影基本上就是對她與祖勞斯基18年戀情的一次完全的回顧,別人說這部電影揭示了她的私生活,她坦然地承認了。“從很多角度來說,這部電影都帶有深刻的個人色彩,這是一段內心故事,這一點,誰都可以體會得到。對我來說,情節這麼發展和角色這麼選擇都非常必要。儘管我們可以透過想像來講述真實的感受,但電影畢竟是建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