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部分(第2/4 頁)
回想一下,多年前我國沿海地區產銷兩旺的仿名牌假貨,除了培養一代國人對國外名牌時尚的認知度及消費慾望外,有哪家企業能混到今天?除了撈點眼前小利,還能拿什麼與國際接軌?最終還得惡補“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這一老調調。由此可見,我們的影視劇創作也快到那一天了。
天下文章一大抄,但抄亦有道,別太離譜。一家老小,身著唐裝歡天喜地去吃麥當勞不足為奇。如果是楊貴妃和唐明皇染了頭髮、穿著露臍裝、登著鬆糕鞋、挎著手機,立在城門樓上焦急地等待空運的荔枝,這說什麼也不是偶像劇,十足就是鬧劇。也許這樣的電視劇,也快有人拍了。2003…4…16
。。
我為電視狂
“我為電視狂”,並非標榜我是“電視迷”,而是說看了電視後常常一頭霧水,甚而瘋癲、發狂。
〃這是一個瘋狂的年代〃,每每開啟電視機,總有這樣的感覺。電視是這個時代最先進、最主流的媒介,體現的無疑是標準的時代風尚及精確的人文心態。電視裡幾乎每個頻道都晃動著男不男、女不女的身影,且人五人六、擠眉弄眼、耍潑扮酷地高呼“我為鈴聲狂”、“我為減肥狂”、“我為足球狂”、“我為狂狂狂”等等。
人家在電視裡狂,沒招我沒惹我,於我何干呢?舉兩個例子,列位就明白了。某時尚節目中,兩位女士大談減肥,女士甲給女士乙支招:“騎馬特減肥。”女士乙一臉不屑:“歇菜吧,我騎了一個月馬,馬瘦了四十斤,我一兩沒減!”女士甲聽後忙說:“那我有更好的辦法,聽說身處逆境就會瘦下來,你不妨透過失戀、離婚、跟人吵架試一試。”女士乙兩眼放出賊光,進而欣欣然,但短暫歡愉後卻又失望地答曰:“這個辦法恐怕不行,因為我往往會瘋狂購物、瘋狂吃東西……”
這樣的電視節目,恐怕不只我一個人看過。搖滾歌手何勇曾在他的歌曲《垃圾場》中唱過“有人減肥,有人餓死沒糧”。最近聽說他的精神狀況不佳題,不知是否與時下的電視節目有關。
第二個例子是關於足球的:中國隊與葡萄牙隊舉行世界盃前的熱身賽。賽後,評論員張路總結說,中國隊隊員跑動能力不如葡萄牙隊,黃健翔同志則突然意味深長地發表疑問:“葡萄牙隊的大牌球星不敢跑動是怕受傷,咱們隊員的幾條腿沒人家值錢,不積極跑動就太奇怪了。”
聽了黃同志的話,老感覺有點彆扭,這跟我之前聽到的另一件事很類似:一位張口閉口酷愛寵物的同事買了條狗,有好心人催促他儘快給狗上戶口,否則會被城管抓走的。那位仁兄卻悠哉答道:“抓走就抓走吧,反正這破狗也不值錢。”
兩個例子說完了,語無倫次、東拉西扯,但我瘋狂的原因或許說明白了吧?電視裡的人註定還要狂下去,想不看電視,只有兩個辦法:一是捂住自己的眼睛和耳朵,二是拉閘斷電。砸電視機的舉動絕不可取,容易暴露自己瘋狂的病情。2003…4…30
馬桶時間與廣告尿頻
“電視廣告多得令人心煩!”《激情燃燒的歲月》熱播時未看,趁近期各地方電視臺爭相重播進行惡補,不料卻被電視中頻繁穿插的廣告耗盡了激情。
幾乎每到石光榮和褚琴剛要鬧離婚就強行生硬地插播沒完沒了的廣告,慢慢的我都形成條件反射(也怪了,這公母倆咋老鬧離婚,還總離不成,給廣告留下插下一槓子的機會)。廣告一來,不但打斷了劇情,還增加了我上廁所的頻率,沒辦法,總得找點兒不用動腦的事來打發這點滴光陰,一來二次竟想起“馬桶時間”這個詞。
“馬桶時間”往通俗了說,即“出恭、入廁、大小便、吐痰、洗漱、補妝之時”,如果提升到高雅層次來講,“馬桶時間”在電視收視調查研究的學術領域;則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專有名詞,意指電視劇每集之間或精采節目段落後面的廣告時間。據海外權威機構調查顯示,每當廣告播出時段,便是城市用水高峰期,原因這是“馬桶時間”(尤以“便後沖水”觀念貫徹較好的地區為甚)。部分電視觀眾不約而同入廁,這個當口收視率無疑是最低的。這一點在海外電視屆是世人公認的,廣告商更是心知肚明,大筆廣告費決不敢投放到這個時段用來衝馬桶。然而,“馬桶時間”顯然不適用於特具我國特色的電視傳媒。越是“馬桶時間”,廣告越多,觀眾“無便可排”還猛吹口哨、遞手紙,全然不顧大家的身心健康,不知電視臺和廣告商是何居心。令人心煩意亂的狀況依然固我,身為觀眾,說到底也沒辦法。假如在影院遇斷電、斷片還可以嚷嚷退票,砸座椅、燒銀幕。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