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部分(第3/4 頁)
看到這一幕景象,蕭宇一瞬間就得出了結論。
“我,似乎來到了銀河系邊緣。只有銀河系邊緣的恆星密度才會如此稀疏,而且,這些恆星普遍呈現出衰老狀態。”
“這裡,似乎是銀河系獵戶懸臂的尾部。最近的恆星,在一百三十多光年以外麼……那麼展開航行吧,在航行途中,同時開始超光速航行技術的研究……”
蕭宇對將來做出了規劃之後,開始埋頭分析在資訊風暴之中,自己所收集到的資訊。
稍微分析之後,蕭宇發現,這些資訊大多雜亂無章且無法解讀,少部分可以解讀的資訊,經過解讀之後,也大部分是無用的資料,但是在這其中,蕭宇還是發現了一小部分有用的資料。
“這,似乎是一顆恆星的形成過程……而且,這顆恆星,是銀河系之中的。”
蕭宇設想出了這樣一幅畫面。
在這顆發出資訊風暴的黑洞形成之後,它就在不斷的收集附近所有可以收集到的資訊。在某一日,有一束來自遙遠的銀河系的光線被它所捕捉到了,雖然因為遙遠的距離,這束光束所攜帶的資訊的細節已經丟失,但是它在恆星尺度上還是勉強可以分辨。
光束持續且不間斷的來到黑洞之中,被黑洞收集起來,經過億萬年的漫長時間,這顆黑洞因為某種未知原因,到達了生命的末期,在一次猛烈的爆炸之後,它結束了自己漫長的生命,將自己一生之中所收集到的所有資訊全部爆發了出去,這些資訊之中的極其微小的一部分恰巧被自己所得到。這些資訊之中,恰巧包含關於這顆恆星的資料。
蕭宇看到,那是一顆龐大的紅巨星,在漫長的光陰之中,它已經到達了生命的末期,在一次猛烈的爆炸之後,它粉身碎骨,核心部分變成了一顆中子星,其餘物質則形成了一片星雲,在向著周圍的空間緩慢擴散。
這顆中子星,繼承了原恆星的大部分質量,也繼承了原恆星的大部分動量。被拋散出去的星際塵埃則不然,在爆炸之中,它們已經擁有了和核心的中子星所不同的軌道。於是,這顆中子星離開了自己的墳墓,穿行過了無盡的星際塵埃,展開了自己的宇宙航行,不知道往哪裡去了。
這一個過程耗費了至少幾百萬年,事實上,這些塵埃將維持目前的狀態更長的時間。如果沒有外來力量干擾它們,它們將永遠持續目前的擴張狀態,一直到自己變得足夠稀薄,最終消散在茫茫宇宙之中。
可是,就在時光又過去億萬年之久以後,在這片星雲的旁邊,又發生了一次超新星爆炸。強大的輻射射線擾亂了這片星雲的安眠,它們被重新啟用,開始向中心匯聚。
隨著時間的過去,在這片星雲的核心,物質密度越來越高,溫度也隨之提高,相應的,它吸取周圍物質的速度就越來越快,物質的快速聚集,反過來又提升了它的密度以及溫度,它進入到了一個良性的迴圈之中。
終於,在核心溫度提升到一個極限之後,它被點亮了。在它的核心,發生了核聚變現象,開始有光和熱從它身上散發出來,它變成了一顆原恆星。
在原恆星形成之後,它周圍的物質仍舊像是雨點一般,頻繁的落到它的身上,隨著時間的過去,它的恆星風也越來越強,最終達到了足以吹散自己周圍物質的程度。
於是,它卸下了自己的神秘面紗,它的身影,開始變得清晰可見。
一顆恆星,就此形成。(未完待續。。)
第一百七十八章 元素衰變
蕭宇所看到的這些資訊並不是連續的,而是斷斷續續,兩段資訊之間經常有幾千萬年甚至長達億年的間隔。這一個過程的許多片段,都是蕭宇透過推論和想象得出來的。
不過,就算是這些殘缺的資訊,就已經極大的豐富了蕭宇的現有理論體系。讓蕭宇對恆星的形成過程,更多了一層瞭解。
蕭宇繼續在龐大的資訊海洋之中,搜尋著自己想要的東西。
在這顆恆星形成之後,蕭宇看到,在它周圍,開始出現一些比較龐大的隕石塊。這些隕石塊的數量,數以千億計,萬億計,幾乎無窮無盡。此時,在星系內部,仍舊存在著較為豐富的星際塵埃,它們仍舊在不斷的聚集。
漸漸的,小隕石塊聚整合了大隕石塊,大隕石塊的引力開始足以吸引這些星際塵埃,它開始漸漸增大自己的質量和體積。
這是持續了數億年的隕石戰爭。大石塊在吞噬小石塊的同時,也在與其餘的大石塊撞擊著,合併著。在無數漫長歲月之後,終於有第一顆擁有足夠能力清空自己軌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