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部分(第2/4 頁)
的主意,只是老奴覺得,攝政王連年征戰在外,勞苦功高,關中之地,久旱不雨,環境非常的差。攝政王和他的將士們,一定是吃不好睡不好。如今取得了兩次大捷,正好可以讓他們休息一下。關中的大軍害怕攝政王的虎威,一定不敢輕舉妄動。況且,朝廷也真的沒有糧草供應大軍征戰了,上次攝政王出征,已經把河南和河北一代的糧食全都徵光了。”
小桃心想,雖然易土生和自己有情有意,自己能有今天的地位也全都靠了易土生,但魏忠賢前些天說的話也未必沒道理,易土生的權利和功勞實在是太大了,如果再讓他繼續立功,繼續鞏固權利,早晚有一天就會變成王莽、曹操之流,必須想個辦法遏制他,但是貿然撤兵,似乎也沒有道理。
為了顯示自己具有一定得領導才能,不是全部母憑子貴,讓大臣們服氣,小桃沉思道:“魏公公的意思是讓攝政王帥軍撤回京城進行休整,可是萬一大軍撤回來,那些叛賊得意休養生息,再次作亂,那該如何是好?!”魏忠賢果然早有成竹在胸,正色道:“這件事情,老奴早就想好了,攝政王撤回來之後,可以派其他的大軍領兵鎮守慶陽府和平涼府,以及靖虜衛三地,只防御而不進攻,等到攝政王的大軍休整好了,再次出征,必然一舉克敵。”
“我不同意,臣堅決反對這樣做。”曹化淳厲喝一聲,站了出來,道:“太后容稟,臣以為關中的叛賊,兵力強悍,而且熟悉地形,紮根民間,不是隨便哪一個將軍都能對付的,目前朝廷內外,公認攝政王為朝廷第一武將,放著這樣的能人不用,臨陣換將,這分明是自毀長城,一旦控制不住形勢,誰能擔待得起。”
“老奴並沒有懷疑,攝政王是朝廷第一武將,只是第一之後還有第二,第二之後還有第三,我大明朝乃是天朝大國,人才濟濟,齊聚一堂,何必非要攝政王一個人受苦受累呢。攝政王也該享享清福了。”
小桃明白魏忠賢的意思,知道魏忠賢是想趁機謀奪易土生的兵權,削弱他的勢力。便順著魏忠賢的話,歡喜的問道:“聽魏公公的意思,似乎心目中已經有了帶兵的將領,說出來給哀家聽聽,看合適不合適,哀家也覺得攝政王常年在外有些太勞累了。況且,朝廷中還有很多的大事要仰仗他,的確需要他回來。”
“不可能,據臣所知,朝廷中沒有第二個人可以平定關中的叛亂,太后千萬不要聽人胡言亂語,一旦亂了軍心,大事去矣。”曹化淳據理力爭。
小桃笑道:“曹尚書不要激動,還是聽魏公公說完才好,魏公公也是先帝的老臣,他的話還是要聽一聽的,諸位大人覺得是不是這個理!”易土生不在京中,一些見風使舵的大臣,看到太后居然和魏忠賢穿到了一條褲腿裡,魏忠賢又有東山再起的苗頭,都紛紛稱讚,太后的話有道理。
於是,魏忠賢衝著小桃深施一禮,揚聲說道:“古人有一句話叫做舉賢不避親,老奴覺得非常有道理,所以,老奴大膽,向太后舉薦魏良卿。”
“哈哈,狐狸尾巴果然露出來了,魏公公那裡是要為太后和皇上分憂解難,分明是想趁機擴張自己的勢力,居然舉薦自己的侄子,這簡直就是笑話。各位大人想必都應該知道,魏良卿只是個文官,平生全無帶兵經驗,他怎麼能取代攝政王。”曹化淳高聲笑道。
劉宗周皺眉道:“臣也聽說魏良卿大人,不懂得帶兵之道,魏公公的舉賢不避親似乎真的有些問題。熊大人,你是兵部尚書,你說是不是呀?”熊明遇捂著腦袋道:“太后,太后娘娘,老臣這幾天頭疼,腦袋暈乎乎的,實在不知道該如何是好,不如太后問問別的大人,哦,常龍大人掌握京畿兵權,他肯定有自己的見解。”
劉宗周和曹化淳不禁在心裡罵道:老滑頭。小桃則心想:常龍擺明了是易土生留下的一顆重要棋子,讓他說話,絕對不可能向著魏忠賢,便不打算讓常龍出來說話。但常龍是個粗人,聽到熊明遇提到他的名字,自己就站出來了。
“太后,臣覺得魏忠賢胡說八道,應該拉出去治罪,魏良卿是個什麼東西,紈絝子弟一個,仗著自己世襲的爵位在京城裡橫行霸道。關中本來就夠亂的了,如果派他去了,他一定搜刮民脂民膏,那麼不但現在的叛亂不能平定,恐怕民變的隊伍會越來越大,到時候,誰也收拾不了了,為了江山社稷,太后還是謹慎一點的好。”
“太后,常龍將軍說的話根本全無根據,這種指責老奴不能接受。還有,老奴也承認魏良卿不懂得帶兵打仗,但是魏良卿的手下有一個叫做吳襄的老將,此人能征慣戰,足智多謀,一定可以替太后平定叛亂,如果太后不相信老奴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