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部分(第3/4 頁)
間:2011…10…1010:12:24本章字數:2378
釜山都指揮使、布政司、按察使司一看巡撫大人跑了,誰還顧得上守城啊,三人一商量,肯定抵擋不住,投降算了,本來就是明朝人,投降明朝也不丟人!於是三人合計之後,開啟城門,迎接易土生的“五十萬”大軍入城了。其實他們要是真能堅持十三四天,等到易土生糧草吃緊,說不定真就要退兵而去。可是德川秀忠算準了高麗人沒這份骨氣,也許以前有,以後也會有,但現如今就這情況。
釜山陷落的訊息傳入漢城,整個高麗王朝陷入了一片恐慌之中,大臣們紛紛跳出來獻計獻策,有的說應該遷都到江原、還有的說應該遷都到最邊境的跟後金一水之隔的義州,依附後金,以圖東山再起。反正沒有一個想辦法抵抗的,統統都想逃跑。
皇帝李倧雖然年輕氣盛,氣的吹鬍子瞪眼,但他不過就是個花花大少般的人物,和明朝的小皇帝朱由檢沒什麼區別,根本想不出退敵之策,也無法鼓勵群臣抵抗侵略,只要作出決定,立即退守平壤,然後遷都義州!
德川秀忠不但知道高麗人的人文地理而且還知道高麗人的處世哲學,早就料到了高麗皇帝會這麼辦,早已經讓易土生在通往平壤的道路上設下了伏兵了。
皇帝雖然跑了,但太子沒跑,李倧雖然跑了,但沒有忘記做一件所有昏君在面臨危險的時候都會做的事情——太子留守。缺德不缺德,太子才八歲。這種事兒中國的昏君經常會做,比如唐玄宗、宋徽宗。
由於有了德川秀忠這個高麗通,易土生不費吹灰之力,在短短的十天之內,就把大軍開到了漢城城外,當然,這時候皇帝已經逃跑了,漢城只剩下三四萬老弱殘兵,和一些實在跑不動的老弱婦孺。
綜合了中國五千年的歷史來看,大凡能夠成功進入中國本土的異族人,都不約而同的使用了一種不太光彩的手段——任用漢奸。任用漢奸的數量和你得到的好處基本能成正比,任用的漢奸多得到的好處就多,漢奸少好處就少,不任用漢奸就沒什麼好處!像回紇人不懂得漢奸的妙用,雖然多次攻入唐朝首都最後都因為站不住腳灰溜溜的走掉,都不用別人送,自己就走了。遼國人也不懂得這個道理,所以他們始終無法佔領中原,金國人動了但氣量太小漢奸太少,所以只能佔據半壁江山,到了他們後代滿清人這裡才算是融會貫通了,所以,就統一了中國,其實日本人對中國的漢奸太不重視了,他們太自大,不像清朝人那樣。否則說句不好聽的話,中國很危險!
所以,一個文明要想侵入另一個文明,沒有奸細那是肯定行不通的。所以,易土生從一上島就開始鼓勵和發展高麗奸,我們簡稱為‘朝奸’。首先是主動投降過來的都指揮使李紹正、布政司樸京愛、按察司王金泉,全都官復原職,並且代替大明皇帝封他們為大明朝公爵,每人賜黃金千兩。當然,這筆錢要從高麗人的府庫裡面出。
而且,易土生還在釜山城大發安民告示和招賢榜文,表示如果願意投降大明朝的,立即賞賜黃金百兩,並且加官進爵。很多沒骨氣的高麗人,紛紛的跑到府衙,要求加入大明朝的陣營,這些人裡,讓易土生感到吃驚的是,儒生佔了大多數,這就是他們平時掛在嘴邊上的仁義道德呀!
易土生將大軍佈列於漢城城下,儘量的提高殺伐的氣氛,戰鼓高亢,號角齊鳴。明軍加上投降過來的高麗軍,除了趙率教和祁秉忠留守海邊和釜山之外,總兵力在七萬人左右,中央是清一色的步兵,兩翼和前後陣全是騎兵。騎兵包圍著步兵,旗幟如海矛戈如林。
中央步兵又分為九個方陣,每個方陣大約四千人,由不同的兵種隊伍組合而成,備有弓、弩、刀、槍、劍戟拒馬等武器,第一個方陣除了前排佈列二十門威武雄壯的火炮之外,外加三千名佛朗寧火槍手。
易土生故意在高麗人面前窮顯擺戰士兵威,以便從心理上把他們徹底的打垮。手裡拿著指揮作戰用的五色旗幟,連連指揮,明軍不斷地變化陣勢重新集結,雖然他們再不斷變化但始終絲毫不亂銅牆鐵壁。調動井然有序迅捷靈活。高麗人立即就發現了他們的軍容鼎盛士氣如虹訓練有素,一個個的連趁機偷襲的心思都埋葬了,一個字,沒戲。
易土生擺開的這個陣勢非常奇怪,從沒有人聽說過打攻城戰把騎兵排列在最前方的,總不能讓戰馬爬城牆吧?高麗人心裡又是害怕,又是恐懼。八歲大才幾塊豆腐高的小太子,讓人抱著站在城頭上“看戲”,在明軍強大的戰雲壓力下,居然嚇得哇哇大哭,甚至於屎尿齊發,把一眾太監官吏弄的手忙腳亂。看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