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2/4 頁)
這樣練不可呢?
——為什麼一定要那麼多“無用的”花巧?
——究竟是那些技法“無用”是因為自己不會用?
他又想起昔日名震武林的曾太師祖:“千手劍猿”藺俊龍。據悉他的劍法也以繁複的變化為主,曾太師祖的行俠故事,是他所向往已久的,只是,曾太師祖也是循規蹈矩來練劍的麼?
——從他聽來的故事中,大俠蕭秋水、少俠方歌吟以及白衣方振眉這三代俠者,他們的武功家數,以及學武的過程,自習勤練、加上廣識多才,武功自創一格——他們的武功也並非“武學功術院”中訓練出來的啊!
關貧賤可想來想去想不透,只知道當時好像還沒有什麼“武學功術院”。
“武學功術院”是後來武林十一大門所推舉出來的甄試學武人是不是夠格的盟會,由少林、武當主掌,其他九大門派年年輪流主辦。
武林人物一旦有“武學功術院”認定,即授予幟錦,那就飛黃騰達,前途無量,就算被分發到囤域去當教頭,年傣也差不了,武林中人為求“武學功術院”一張幟錦,真是如痴如狂,不惜一生都為它耗上了。
關貧賤打了徐鶴齡後,回來還當眾捱了師父一頓臭罵:“你這兩下三腳貓的玩意,全憑好運道,才沒在死掉!你少胡來一套,成就當可更高,練武功,沒有‘武學功術院’的認定,就似讀書人考不上京試一般,白搭啦!”
楊滄浪想想關貧賤打敗了二師兄的弟子,使三師兄、五師弟刮目相看,實功大於過,所以私下柔聲對他說:“你自己創些新招,雖無傷大雅,但大庭廣眾下,用出來的一定要是師父教你的,知道哪?”
關貧賤當然說知道。
至少他知道師父用心良苦,而且也確有為難之處。
於心而論,師父雖常打罵他,但他已覺得師父待自己確實很好的了,而且的確教給了他不少武藝。雖然他還是不滿足。
這不滿足並非“人心不足”的魘望,而是求知慾的不足。是以他常常一個人在習武。
久而久之,他練出了他自己的武功。
他將一些招法,儘量簡化,面拳法就盡講求實用,他尤其覺得任何招式,不外乎三訣:快、準、有力。至於好不好看,變化精不精妙,都不及打倒了敵人為要。
尤其出劍。劍在手時已可算穩操勝券,所以拔劍尤難,拔劍在手,乃從無劍到有劍的過程,拔得要比人快,要人猝不及防,而且要搶先出手,劍勝招先——這又談何容易?
——越是不容易,越是要勤學!
所以關貧賤發奮學拔劍。如此過了一年。再次全派師兄比武時,他遇著了掌門大師兄弟徐虛懷,他們是比試競技,故劍早在手中,而關貧賤再也不敢令師父為難,所以不敢用自己所創的招式,所以三百招下來,雖未落敗,但已大汗淋漓,迭遇險招,終被邵漢霄喝止。
關貧賤不能戰勝徐虛懷,而且落了下風——但這已是不得了的事兒,青城派第十六代大師兄徐虛懷居然沒打掉小師弟關貧賤的劍,使得作為師父的楊滄浪臉上也堆滿了笑意。
——好光彩!
掌門師兄邵漢霄的氣度,可比二師弟魏消閒好多了,他也對關貧賤誇獎幾句。徐虛懷也覺得這小師弟不可小覷,更加警惕自己苦練青城武功。
但關貧賤心裡卻不高興。
因為他感覺到痛苦。
一,他發覺青城派的武功有很大的缺陷,但他不能說出來;二,他最擅長的武功都沒有用上,所以打得甚是不痛快。
自從一年一度全派競技以來,“吟哦五子”的門人便各自門練習,潛修的多,交手的少,以免被人估量了虛實,所以青城派的武功,就越發神秘,但也越發狹隘了。
每人都希望自己能留得一手,以待屆時揚威。
關貧賤更加苦惱。
——這樣下去,對青城而言,豈不固步自封?
但他人微言輕,說了又有何用?而且他自己的練法,究竟對是不對?
私自練了一年拔劍之術後、他又開始練拼劍之術——搏劍之術,青城派都教了,只是拼命的劍法呢?他自己揣想,既要動刀動槍,但是拼命了,拼命的劍術,最好不要劍術,只要平時勤練,劍招便可隨機而生。
他便練“不要劍術”的劍術。其快、準、狠,都講求實用,且一擊奏效——與對方交手愈少,愈能迅速制勝,而且免使自己陷於危境。只是他不知道他這樣練對不對,心中一直惴惴不安。
平時他練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