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部分(第1/4 頁)
謐約菏種幸不崬焐碩佑訓幕��浴�
是的,自己得分是一種樂趣,助攻隊友得分同樣是一種樂趣,甚至從某種程度而言,助攻體現的是一種領導能力,透過妙傳來引導掌控隊友輕鬆得分,這更多體現出來的是一種木偶提線般的指揮能力。試問,有多少人願意甘做整日為人指揮的木偶?所以,就如同得分手們要學會跟隊友分享投籃機會一樣,掌控者們也需要將球權適度分配給隊友讓他們嘗試一下組織比賽的樂趣。
當然,巨星們對此大多不屑一顧。正如喬丹當年被勸說要接受三角進攻時憤然甩出的那句:“他們在進攻端的把握性遠不如我,他們有什麼資格和我來共享進攻權”,同樣的,勒布朗的御用記者文霍森特也曾不屑一顧地說:“當勒布朗和瓦萊喬、奧尼爾、韋斯特、莫。威廉姆斯等人在一起時,怎麼可能讓這些人來組織比賽呢?”
“禪師”傑克遜當年是這麼回答的:“是的,當你狀態正佳時,你可以隨意支配比賽,你的組織能力可以打10分,但你的這種打法卻剝奪了隊友們參與組織進攻的成就感。一旦你被對手包圍,你的隊友根本就沒有支配球的經驗,他們連1分的水平都達不到。所以你一定要釋放部分球權,讓隊友從平日起就能打出5分的水平,那樣當你被包圍後,我們起碼還能正常運轉。”
毫無疑問,禪師的回答正是球權均衡理論的最大體現,而在真正實現球權均衡後,同樣也是對超級巨星自身的一種解放。公牛王朝的球權均衡使得皮蓬成為三角進攻的戰術發和外線防守核心,喬丹從而得以專注於得分和終結比賽,羅德曼負責內線籃板,各擅專長、各司其職,各自職責和賽場歸屬感都十分明確。
其實現在快船隊的戰術和三角進攻有些相似,卻是nba不曾出現的一種更均衡的“圓型陣”。快船並沒有把這些戰術公佈,可很多專家還是看出了門道。圓型比三角型更容易創造單打機會,直接將球分到有優勢的球員手上,讓他去攻對方的弱點,葉鋒一向是作為球隊的圓心,進攻的發,球卻未必要在他這裡終結,這也是葉鋒為什麼本賽季助攻數又上升,他的傳球意識並沒有提高,提高的是球隊的戰術素養。
而快船本賽季有五人場均得分上雙,分別是葉鋒、樂福、史密斯、庫裡、索頓。其他球員得分也很平均。
再看湖人,科比與康利、蘭多夫的相容問題。在康利到來之前,布朗的戰術就是把球權交給科比,科比既當爹又當媽,進攻組織一手抓。而當科比喪失組織耐心後便執迷於單打,這直接導致了“球權毒瘤現象”,也就是科比投籃次數太多。
如今有了康利,原本湖人以為這是解放科比的最佳良藥。但就如同詩人杜甫餓了太久吃一頓好的直接撐死一樣,一直以來因為缺少優秀控衛而苦惱的布朗教練如今大有死用康利而不知變通的跡象。
康利剛到湖人的時候,布朗的戰術就是球交康利,讓他和蘭多夫擋拆進攻,或者喂球給低位的拜納姆。這無形間讓科比和蘭多夫的戰略地位弱化,讓科比變得有點像雷。阿倫,無球跑位等分球,蘭多夫則和今年的加索爾一樣,只是呆在高位準備投籃,兩人的無所適從隨處可見。用個好後衛來輔佐科比的想法沒錯,就如同用皮蓬來解放喬丹,但人們何時見過喬丹呆呆地站在外線等待接球跳投?
布朗這套戰術體系和騎士的打法一模一樣,曾經的勒布朗單憑突破分球和高位擋拆這兩招就能策動全隊,他可以讓任何接球就能投籃的隊友如魚得水,但同樣需要支配球權的拉里。休斯卻成了廢物一個。而騎士2009年被“魔獸”霍華德收拾了以後,找來的奧尼爾同樣是需要持球攻的球員,布朗的策略就是讓鯊魚和勒布朗輪番單打,結果季後賽又失敗。
布朗不善於佈置複雜戰術和臨場應變能力的缺失所有人都清楚,球交給外線巨星單打是他的一貫策略。所以他一到湖人就徹底擱置了保羅。加索爾這位“禪師”欽點的戰術軸心,球權全權交給科比。來了更適合扮演戰術發動機的康利,球權自然需要從科比讓給康利。但科比又變成一個在外線乾等康利分球的人,就如同賽季之初加索爾生生被剝奪內線空間和戰術地位一樣。
等布朗發現了問題,又換了回來,讓康利給科比傳球,在外線等機會,康利頓時資料下滑。
其實。湖人眼下陣容是非常強大的,可以輪流處理球權從而保障球權均衡,他們需要的只是一套讓球員能夠發揮各自長處的戰術體系。
可布朗明顯是個廢物,全聯盟最被高估的主教練,他根本腦子裡就沒幾套戰術。他是怎麼改造湖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