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桃花源(第1/1 頁)
照骨鏡照不出陶眠這件事,讓兩人都很困惑。 “這鏡子能照骨,也能映出前塵往事。小陶,難道你沒有過去?” “前塵往事麼……” 陶眠想了想,上輩子的事距離他,似乎已經飄渺如煙了。 他記得自己是不小心迷路,失了方向。眼前只有一條被冰雪封住的小溪,他便緣著這小溪行走。 不知走了多久,拐過一道彎,他看見大片大片的桃林出現在眼前,明豔、熱烈,如春綿延。冰雪也隨之消融,溪水潺潺如銀帶,水光粼粼,賞心悅目。 他好像是從冬天,走了很久很久,才步入這裡的春色,自此忘返。 榮箏眨巴著眼睛,等待他給出一個答覆。 陶眠敲敲她的額頭。 “想多了。是這鏡子只適用你們這些人啊妖的。為師可是仙君,凡鏡自然映不出真身。” 榮箏抬手遮住自己的額頭,咕噥兩句,又去端詳那鏡子。 陶眠在看馬車外倒退的景色,此時晨光熹微,天矇矇亮,街上的早茶攤子已經支起來。 他想詢問榮箏肚子餓不餓,轉過頭,五弟子兩手懷抱那面銅鏡,倚靠在車壁睡著了。 她在夢裡也難過,眉頭緊緊皺著,眼皮時緊時鬆。 過去的一夜對她而言,實在是令人疲累。 陶眠給她披了件厚罩衫,右手抬起,拂過她的眉心。 “做個安穩夢。” 榮箏的眉毛緩緩舒展,面容變得平和。她的呼吸慢下來,臉頰也浮上淺淺血色。 等她睡醒之後,馬車早已抵達桃花山的山腳。早起鋤田的村民們已經扛著鋤頭歸來,偶遇陶眠站在路邊,陸陸續續地和他打招呼。 “小陶道長——” “小陶仙君!” 陶眠含笑應下,也與他們問候。他能準確無誤地說出每個村民的名字,也記得他們的父母、祖父母……還有他們的孩子。 有人年少時離開桃花山,再不復返。 也有人出走後,看遍了外面的浮華,帶著自己的妻兒,又回到山中來,做個本本分分的農家人。 還有外來的客在此地落腳、紮根,成家,變成桃花山的人。 來來往往,村子裡總是那麼些戶,不多不少。 山中有個不老仙人這件事,他們都知道,但也從不覬覦長生的秘訣。 陶眠自己偶爾也感到奇怪。他曾讀過許多皇族貴胄為了長生不老,想出各種辦法瞎折騰的奇聞異事。 但這裡的人似乎從沒有動過要把他怎樣的歪心思。 他有次問過村裡一個老實的青年,問他想不想長生不老。 青年憨笑著摸摸圓腦袋,說那誰不想啊。 陶眠又不經意地說,外面的人都傳,長生是有秘籍的。 青年噢一聲。 陶眠奇怪地問,難道不想知道秘籍是什麼? 青年又是嘿嘿一笑。 “俺不認字兒啊,學也不會。” “……” 這倒是陶眠從未想過的理由。 等他再去問青年怎麼看他這個山裡的長生者時,青年有話直說,很坦率。 “小陶仙君是仙,仙人就是仙人啊。你長壽,這村子才能始終平平安安,我們這些凡人才有飯吃。” 在青年的世界中,家庭美滿、鄰里和睦、種在地裡的糧食有收成、圈裡面的雞鴨鵝豬長得圓壯,就是他這小小世界的全部祈願了。 現在他的願望都實現,是因為有山中的仙君在庇佑。 “所以仙君你每天也要多吃點,俺媳婦說了,今年的米下來後,先給仙君扛一袋兒去。仙君的煩心事肯定要比我們這些人多,你要去實現那麼多心願呢。” 這話說得陶眠愧疚。 “也沒做什麼。田地有收成、糧食滿倉,都是因為你們勤勞。” “哎呀,那也要老天賞臉呢。老天不給仙君這個面兒,我們說不準就要餓得啃樹皮。” 青年說了這話,他媳婦路過湊巧聽見,讓他把不好的話呸出去,他們要年年豐收。 最後青年被媳婦提溜著耳朵回去,臨走還不忘跟仙人道個別。夫妻倆彆扭了一會兒,媳婦拍了青年的手臂一下,兩人又歡歡喜喜地和好了。 山內的人不工於心計,他們只是覺得,山在,仙人在,一切就都好起來了。 又哪裡會生出覬覦的心思呢。 …… 車伕不知去哪裡解手,兩匹馬正在啃咬地上的青草。榮箏兩手扒著車廂,探頭和陶眠打招呼。 “小陶,我醒了!” “醒了?” 陶眠收回目光,笑著望向徒弟,身後是朝霞青山。 “醒了就回家吧,研究研究你那面鏡子,到底是怎麼回事。” 兩人回到山中,陶眠在餵雞,榮箏把鏡子恭恭敬敬地擺在桌子的正中心,放了兩盤瓜果,還有鮮花淨水。 “這是……給它供上了?” 陶眠手中託著一把米,一小撮一小撮地漏給黃答應。昕貴人正在小憩,睡回籠覺。大大的腦袋搭在房頂,眯起眼睛等陽光出來,好曬曬它的背。 榮箏回陶眠。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