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部分(第2/4 頁)
漢,好言好語一問,才知道此人就是上書的范雎(?—前255年)。
秦昭襄王把范雎請到離宮裡,讓左右退出,誠懇地請教治國之策,不論太后、穰侯,還是自己的失誤,都可以直說。
范雎剛才不肯讓道,是用來試探秦王誠意的,現在看見大王確實至誠至懇,就一針見血地說:“秦國的軍事力量足以征服諸侯,可是15年來並沒有什麼進展,這不能不說是掌握秦國大權的太后和穰侯不願真心為秦國出力,而大王在策略上也有失偏頗呀!”
秦昭襄王點點頭,謙虛地問道:“先生說的都是實話,請你詳細地分析給我聽聽好嗎?”
范雎說:“太后和穰侯專權的事,我們以後再細談。這次單說大王失策的事。眼下穰侯不是正要出兵攻打齊國嗎?可是齊國離秦國很遠,中間隔著韓、魏兩國。大王即使把齊國打敗了,也沒法把齊國和秦國連線起來,齊國還有得而復失的危險。最好的策略是遠交近攻,把齊國暫時團結起來,先把臨近的韓國、魏國拿到手,再發兵攻齊,齊國就容易攻下了。”
秦昭襄王十分讚賞范雎制定的遠交近攻的策略,就拜他為客卿。幾年後,又撤了穰侯的職,剝奪了太后參政的權力,於是正式任命范雎為丞相。
孫子說:“是故智者之慮,必雜於利害,雜於利而務可信也,雜於害而患可解也。是故屈諸侯者以害,役諸侯者以業,趨諸侯者以利。”一條“遠交近攻”的戰略,從此,秦昭襄王如魚得水,擊破了其餘六國的合縱勢力,擴大了疆域,為後來秦始皇統一中國在政治、軍事、經濟諸方面都做好了準備。 電子書 分享網站
文種的毒計
文種的毒計
越王勾踐聽說吳王夫差寵幸西施,荒淫無度,不理朝政。便與文種商量計謀,文種說:“我聽說,‘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今年五穀歉收,粟米將會漲價,您可以向吳國借糧,以救民飢,如果老天爺要滅吳國的話,吳國一定會借糧給我們。”
越王勾踐命令文種用重金賄賂伯嚭,請他引見吳王,吳王召見文中於姑蘇臺。文種再拜請求說:“越國領土,水旱不調,今年五穀歉收,人民飢困,懇請大王借給越過糧食萬石,以救目前的危機,明年豐收,一定奉還。”夫差說:“越王臣服吳國,越國人民的饑荒就是吳國人民的饑荒,我哪有不借的道理?”
伍子胥聽說越使前來借糧,對吳王說:“不可,不可,今日之勢,不是吳國佔有越國,就是越國站有吳國,我看越王派使者來,不是真的飢困而借糧,是要抽空吳國啊。”
吳王說:“勾踐囚於我國,充當奴隸,諸侯沒有不知道的,今我恢復了他的國家,恩德勝於再生,年年納貢不絕,豈有背叛之理?”
伍子胥說:“我聽說越王連早飯都不吃,就是為了養精蓄銳,志在報仇,大王又借糧給他們,恐怕會助紂為虐的。”
吳王說:“勾踐已經稱臣,哪有臣伐君的道理?”
伍子胥說:“商湯伐桀,武王伐紂,不都是臣伐君嗎?”
伯嚭在一旁插嘴:“相國出言太過分了,我王怎麼能與桀紂相比呢?”“我聽說葵邱之盟,竭盡全力而支援鄰國,何況是越過呢?明年豐收如數相還,無損於吳,而有德于越,何樂而不為呢?”
夫差於是借給越過萬石糧食,對文種說:“寡人沒有聽群臣的意見,借糧食給你們,豐收以後一定要償還,不可失信。”
文種再拜稽首說:“大王同情越國幫助我們度過饑荒,敢不如約。”
文種領谷萬石,歸越,越王大喜,群臣皆呼:“萬歲。”勾踐即以粟頒賜國中之貧民,百姓無不頌德。
第二年,越國大豐收,越王問於文種:“寡人不償還吳國糧食,就會失信,如果償還,就會損越國而利吳國。怎麼辦?”文種回答:“應該選好糧食,蒸熟以後還給他們,他們覺得我們糧食好,就會做種子,我們就可以大功告成了。”越王用其計,用熟谷如數還給吳國。吳王感嘆:“越王真是首信用的人啊!”看見還來的穀子粗大異常,對伯嚭說:“越國土地肥沃,他們的種子很好,可以號召吳國種植。”於是吳國都用越國的種子。
由於種子都是熟的都沒有發芽,吳國出現了大饑荒,夫差還認為地土不同,不知穀子種是蒸熟的,絲毫不懷疑這是文種的毒計。
孫子說:“是故智者之慮,必雜於利害,雜於利而務可信也,雜於害而患可解也。是故屈諸侯者以害,役諸侯者以業,趨諸侯者以利。”文中用美人計迷惑了吳王,揣測透了吳王的心思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