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2部分(第3/4 頁)
間。
除了軍官之外,其它各級官兵也需要熟悉寄地蟲的情況,但是他們就沒必要跑到獵戶臂遠端去了,用遠征軍執行任務的影片再加上解說就可以了。
一段時間之後。葉飛一紙命令,將狼崽和遠征軍全體官兵調回本土。遠征軍的戰艦由另一批人員接收,開始進行全軍輪戰。
與此同時,新型戰艦也在不斷地補充到各個艦隊,葉飛開始有計劃地增強遠征軍的實力,不斷地為遠征軍補充戰艦和必要的裝置,僅僅兩個多月的時間。遠征軍的戰艦總數就達到了十九艘,超級微波炮七十多門。
遠征軍的實驗增加之後,原本是以三艦編隊為基礎作戰單位,分頭趕赴不同的任務星系解決清理行星,但是過了一段之後才發現。三艦編隊實在是太浪費了,乾脆改成了單艦行動,清理的效率登時加快了三倍!
恐人方面對人類的效率大加讚賞,聲稱以往清理寄地蟲幼體的時候,從來沒有哪一次像如今這樣輕鬆高效。
據說這件事還驚動了光盟的其它種族,只不過這些種族與人類之間沒有直接聯絡,沒人知道他們到底怎麼看待人類的異軍突起。
葉飛之所以不願意擴大遠征軍的規模,也有防備這些未知種族的意思——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就連恐人對人類究竟抱著什麼樣的態度都不好說,更何況是那些從沒和人類有過任何接觸的種族?
如今的人類雖然勉強能算光盟的一員,可是人類的實力實在是太差了,實質上只能算是恐人的附庸!
而且人類還分成了中美歐三家,自己人還時不時地背後捅刀子,何況是其它種族?
只有儘快提高自身的實力,拉平人類與其它種族之間的實力水平,人類才能擺脫恐人的控制,成為真正的光盟成員。
至於成為光盟成員之後怎麼辦,葉飛暫時還沒那麼長遠的眼光,必須走一步看一步,最終目標是擺脫光族的控制。
同樣為了加強人類的軍事力量,軍方還加強了基地星研究中心的投入。
只不過科技的突破並非一蹴而就,必須像蓋樓一樣一層層地慢慢攀升,近期雖然也拿出了一些成果,可是能用在戰艦上的寥寥無幾,而且對戰鬥力的提升十分有限。
照這樣的進度發展下去,短時間內人類的科技甭想有飛越性的發展。
一些科技界的有識之士甚至還發出了拒絕外來科技,喊出了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口號。
外來的科技雖好,可總歸是別人的東西,將這些技術學到手,確實能在極短的時間內將人類的科技水平提高一大截,可是這樣做並非只有收穫沒有付出。
最簡單的,這些學到手的技術,相當於給人類套上一副枷鎖,將大量的人力物力消耗在研究光族科技之上,必然會影響人類原有的研究體系。
短時間內,光族技術能夠開拓研究人員的視野,但長此以往,卻有可能被光族的技術限定視野。
簡單地說,就是人類的科技向光族靠攏,依靠獲取光族技術帶動科技的發展,如此一來,人類的科技水平將永遠屈居光族之下!
正是因為考慮到這一點,一號實驗室才沒受到基地星研究基地的任何影響。
至於美歐兩方到底有什麼計劃,葉飛可就管不著了。
時間像流水一樣一去不復返,一晃就到了2229年7月。
共和國在將近一年的時間裡,已經把一半兒的人員撤出獵戶座大星雲,剩餘的人員也將在一年之內陸陸續續地撤出。
為了防止被潛在的敵人一網打盡,撤離的城市艦並沒有聚集在某個星雲之內,而是分散到幾個時間加速區外不同位置的星雲之內,其中甚至有兩個暗星雲。
眾所周知,暗星雲內部沒有發光的恆星,周圍也沒有光源供它反射,還擁有遮蔽背後光芒的密度,因此是最好不過的藏身地點。
反正城市艦裡的環境與地球上的自然環境差不了多少,大不了每過一段時間,就把藏在暗星雲內部的城市艦調出來,與其它的城市艦換換地方,讓艦上的民眾見一見真正的陽光。
各大艦隊的實力也在這一年裡恢復得七七八八,但是每一艘城市艦至少需要一個由九艘戰艦組成的師級編隊護衛,隨著投入使用的城市艦越來越多,被城市艦拴住的艦隊也越來越多,艦隊的整體實力不升反降。
美歐兩方在這大半年的時間裡動作不少,美方除了仿照中方的辦法制造出一批超級微波炮之外,還極力加強前方的軍事力量,戰艦數量至少是中方的一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