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部分(第1/4 頁)
人類還學什麼智慧機械語言啊,只要搞一套通訊協議就能解決所有的溝通問題,何必勞心勞力的學?
“那當然!”先鋒四……或者說智慧機械人似乎不懂什麼叫謙虛,直接生受了柯龍的誇獎,“人類擁有創造力,我們身為盟友當然也有自己的優勢。”
“參謀長,結盟這麼大的事兒,是不是交給上面決定?現在就定下來不合適吧?”副官提醒道。
“我能不知道嗎?”柯龍同樣壓低了聲音說,“但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這個時候,我能拒絕嗎?通知通訊組,立即用鐳射通訊把情況報告給總部,後續情況隨時補充。”
“是!”副官趕緊答應。
用無線電聯絡,很可能被先鋒四截聽,而鐳射的指向性強,只要避開先鋒四所在的位置,就能安全的將資訊送回地球。
即使先鋒四被鐳射照射,他也未必知道鐳射是什麼東西——只是柯龍覺得先鋒四能透過電磁波學會大量的人類語言,很可能也透過電磁波瞭解了人類大量的文化和科技,畢竟鐳射的原理早就不是什麼秘密了。
“關於結盟的細節,我們還需要進行詳細的商談。”柯龍主動提起這個話題,儘可能把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裡,“你應該清楚,我們人類有許多不同的國家。”
“我知道你們為了對付外骨人組成了戰略同盟。”先鋒四頗有深意地說。
言外之意,智慧機械人要結盟的物件是整個人類,而非人類中的某個國家。對盟軍的各個國家來說,與智慧機械搭上關係的好處顯而易見,不過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想從智慧機械的手裡獲得好處,肯定也要付出足夠的代價。
三大航天國在技術方面領先於全世界,甚至可以說,離開了三大航天國的技術,地球將在一夜之間重回星球時代。偏偏智慧機械人需要的是創造的理念,等於把所有的人類國家全部拉到了同一條起跑線上,無形中將三大航天國的優勢中和掉不少。
想到這裡,柯龍一陣皺眉,好在是自己首先與智慧機械接觸,趕緊把訊息傳回去,幾個月的返航時間,還不夠做好充分的準備嗎?
“那麼,你是否和我們一起返回內太陽系?”柯龍明知故問。
“那當然。”先鋒四興奮地說,“不過先等我一會兒。”
“沒問題。”柯龍一口答應下來。
“他想幹什麼?”副官喃喃地自言自語。
柯龍輕聲說:“不管他想幹什麼,都盯緊一點兒。”
一千多公里的距離,對戰艦的光學系統而言就和放在眼前沒什麼區別,先鋒四的高畫質影像一直放在指揮部的大螢幕上。
也許是偽裝的需要,先鋒四的外表和任何一顆小行星都沒有明顯的區別。螢幕上細長的水滴狀小行星原本是豎直的立在螢幕上,可是它突然改變了方向,將圓錐形底尖對準了虛空中的某個方向,然後忽然從腰間裂開一道裂縫,就像一把無形的巨刃突然將小行星攔腰斬斷,迅速將小行星分為一個半圓和一個圓錐體。
只佔整個小行星三分之一左右的半圓留在原位一動未動,而圓錐卻突然以極高的加速度消失在光學系統的鏡頭之外。
“雷達!”柯龍猛地跳起來,結果又被綁在身上的安全帶拉回座位。
“報告,圓錐外星艦隊……以目前的航向計算,將在七分鐘後擊穿骨冢!”
“什麼?”柯龍瞪大了眼睛,“給我放到大螢幕上!”
“是!”
光學系統總算跟上了飛速遠離的圓錐,鏡頭片刻不停跟蹤。
巨鯊艦隊擊穿外星艦隊的防禦層後,原本沒有多少戰艦防禦的骨冢後側增加了許多戰艦,但是疾速飛行的圓錐如入無艦之境,彷彿一道流光一般將沿途的生物戰艦一掃而光。
骨冢的體積雖大,但雙方的距離實在是太遠了,遠到哪怕偏一點點,就會偏離目標!
正所謂差之毫釐失之千里,在宇宙尺度上,幾千幾百公里的距離連毛都算不上,每一次碰撞,都會影響圓錐的方向,若是某一個方向的碰撞次數過多,哪怕圓錐的質量超高,也必然偏離原本的飛行方向。
可是在一次又一次的撞擊,甚至連續將十幾艘生物戰艦撞碎之後,速度不減反增的圓錐準確無誤地擊中骨冢的正中。
光學系統將整個過程清晰地捕捉到螢幕上,骨冢在圓錐的撞擊中,剎那間崩裂,散做無數飄飛的碎塊,數不清的生物戰艦、外骨人和岩石四處紛飛,彷彿一顆另類的禮花在宇宙中綻放。
骨冢附近的外星艦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