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部分(第1/4 頁)
接到命令的葉飛如釋重負,立即著手安排作戰計劃。
在這一個月的時間裡,外骨人大軍的據點已經佔領了行星表面三分之一的地區,越是森林茂密,動植物繁盛的地域,就越少不了外骨人的影子,別看時間短,可對巨人星生態環境的破壞著實不小。
葉飛的計劃就是儘可能拖外骨人的後腿,但是又不能做得太明顯,避免過於刺激外骨雜種,令包圍戰艦的敵人重開戰端!
說到底,還是要以自己人的生存為第一,不能為了還沒到手的巨人星捨本逐末。
不過光靠突擊隊那一點缺乏彈藥的人馬,根本對付不了數量龐大的敵軍,於是扶持土著的計劃提上了日程。
土著在一個月……巨人星時間二十四天的時間裡與外骨人進行了十六場萬人以上規模的大戰,平均每一點五天一次,戰場涉及外骨人佔領的各個地區,雖說十六場大戰都在土著在付出了慘烈的代價之後失敗,可外骨人的損失同樣不小。
土著的精銳兵種無非就是騎兵,當初曾經讓外骨人吃過不小的虧,可在外骨人站穩腳跟之後,大量的戰爭生物被生產出來,土著的騎兵優勢蕩然無存,不然也不會場場戰鬥全部大敗虧輸。
連場大戰中土著起碼損失了總人口的五分之一!
土著在這場波及巨行星三分之一表面的大戰中唯一的亮點,恐怕只有不畏生死的悍勇。可惜勇猛並不能為土著帶來勝利。
如果沒有外來的干預,土著的敗亡只是時間的問題,不過葉飛決定扶持土著之後,情況開始出現根本性的轉變。
在葉飛眼裡,土著空有一副好身板,智慧卻差到了家。
土著已經學會建立城市,擁有類似於封建社會的統治階層,甚至還有成建制的騎兵,不管怎麼看都應當發展出了類似於國家的政治體制,可他們的生產力低得令人髮指,仍處於刀耕火種的階段,種植根本就是小打小鬧,漁獵才是土著獲得食物的主要來源,生產力水平完全與社會的發展脫節!
土著會使用火,可火除了烹調食物之外再無其它用途,以至於土著的軍隊仍然是靠天賦體質吃飯,連武器都是原始的木棒,頂多在木棒前端綁一塊尖銳的石頭。
這是封建時代的軍隊麼?這是石器時代的部落民好不好?
葉飛就納了悶兒了,怎麼土著到現在還不懂冶煉金屬,最起碼弄個青銅什麼的出來,弄兩件帶回地球收藏,一說是外星土著的作品多有面子?
忍無可忍的葉飛大手一揮,閒得蛋疼的戰士們立即拆掉戰艦表面破損的外裝甲,將其切割成原始而粗糙的巨型大刀長矛,長度基本上照著土著手裡的木棒看齊,經過簡單的打磨,一批堪稱神器的冷兵器橫空出世!
戰艦裝甲使用的高強度合金可不是大風颳來的,這東西就算是在地球上,配方也屬於軍事機密,中美俄三方全都死死捂住自己的口袋。死活不讓別人知道自家的艦用裝甲合金是怎麼個成分。
要不是戰艦配備了專門用來修補裝甲時切割斷面的鐳射切割機,累死葉飛也甭想把裝甲加工成冷兵器。
除了刀箭之外,還準備了一大批傳說中的三稜破甲箭頭!
靠身體吃飯的土著還沒發明弓箭,葉飛準備將發明弓箭的榮譽戴到人類的頭上。
聽說傳統的弓箭製作工藝似乎很麻煩,葉飛不懂,也沒那份美國時間慢慢教土著,乾脆直接搞出一批鋼片弓。幸虧戰艦每層裝甲的成分都不一樣,恰好有一層裝甲的合金彈性好。
diy上癮的葉飛發動全艦的人員開始大規模的兵器製造,幾天後第一批成品出爐,亂七八糟地堆在艦脊的空地上準備運出去送給土著。然而葉飛只瞅了一眼。興奮的表情就由紅轉白。又由白轉青,緊接著憤怒的咆哮響徹艦脊:“這他孃的是什麼?”
他隨手從“武器”堆裡抽出一把兩米多長的重型大刀,平直的刀身兩指多厚一掌多寬,比傳說中的斬馬刀還要長大。可是除了機械打磨的刃口還算平整之外。刀脊居然呈現高低不平的蛇形!
這還是其中比較受看的一把。有一些甚至連刀身都不直,簡直就是奇門兵刃,若不是裝甲合金本身超凡的機械強度。很難想像這樣的刀也能磨出刃來——當兵的哪有幾個懂這種技術的?全都趕鴨子上架,搞出來的成品看起來像刀已經是個奇蹟了。
刀粗糙一些也就算了,立在旁邊的弓更是奇葩,扭曲的弓臂活像麻花,什麼形狀的都有,就是沒有一柄像把真正的弓。
臉色青黑的葉飛又捻起一枚箭頭,倒是按他的要求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