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部分(第1/4 頁)
不是參謀長冷血,但事實就是如此,戰鬥也有它獨特的節奏,這個時候打亂了計劃步驟,很難說會不會影響接下來的戰鬥。
徐世傑有他自己的考慮。
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戰百勝,可是和外星人對陣絕對是正宗的知己不知彼,連對方用什麼樣的武器都不知道,這仗還沒打就先輸了一半兒。
臨陣磨槍不快也光,形勢逼得他只能一邊打仗,一邊瞭解敵人——電光號提供了一些外星人的資料,但還遠遠不夠——電光號雖然和外星艦隊對戰次數最多,但戰機一直沒出動過,這種怪異的光束打在戰艦上似乎不是這個效果。
兩架戰機受命拖帶“戰機琥珀”返回母艦,上百架戰機互相掩護著進行大範圍的規避機動,吸引火力的同時避免直線衝向敵艦的同時快速靠近敵艦,空中閃亮的尾焰劃出一道又一道獨特的軌跡,戰場中彷彿成了畫板,被戰機畫上了數朵稍縱即逝的巨大花瓣。
高速突進的戰機不斷被光束擊中,有的被完全包裹,有的則只被包住一半兒,一架機頭被裹住的戰機只是機頭上頂了個不協調的大疙瘩,除了機頭的轉向引擎失了效,戰機的其它效能絲毫沒受影響,駕機的飛行員乾脆開著頂了個可笑球狀體的戰機又撲了上去。
失動轉向引擎,戰機的機動性下降了一大截,不過向量引擎可稍做彌補,並不是完全不能轉彎。
68 相持不下
機群的迫近似乎令外星人也產生了緊迫感,光束越發地密集,幾架猛地衝破了重重防禦,外星戰艦進入機載武器的有效射程。
“天鷹中隊,自由開火!”長機一馬當先衝向敵艦,f-440戰機不要錢一次又一次地齊射導彈,幾十枚反艦導彈同時進行s形機動,令人眼花繚亂地左右穿插漫空飛舞,經過超級計算機計算設定的飛行軌跡散發著另類的死亡之美。
僚機同樣不甘落後火力全開。
一路之上損失慘重,一百多架戰機損失達到三分之!
紛飛的導彈立即吸引了外星人的火力,被光束擊中的導彈和戰機一樣被封鎖在詭異的球體之中。
然而導彈不是戰機,近炸、碰撞及延時合一的導彈引信仍然在工作,剛剛凝固的球體轟然爆炸,彈片恰巧削中附近一架戰機的中段,戰機打著旋飛了出去,成為此戰第一架被己方誤傷的倒黴蛋兒。
外星人的古怪射線終究無法阻擋數量眾多的導彈,幾十幾百枚導彈紛紛擊中目標,外星戰艦的艦體上炸出一團又一團的火焰,
此時敵我雙方已進入格鬥距離,除去齊射的導彈,機炮也開了利是,甭管到底能起多大作用,先打出去再說。
然而外星戰艦也不是省油的燈,被擊中的戰艦根本沒受任何影響,仍然不斷地傾洩火力,幾架戰機迎面衝向敵艦,準備投放無動力的重型炸彈,然而外星戰艦突然從中一分為二,再由二分四,一艘相當於近一公里長的戰艦,居然剎那間分成四艘小型戰艦,十二艘外星戰艦變成四十八艘小型戰艦。
徐世傑騰地站了起來:“分體式戰艦?”這是一種只存在於幻想中的設計理念,將一艘大型戰艦分為幾艘中小型戰艦,戰術將異常靈活多變。
但每艘小型戰艦都必須有獨立的動力、火力及其它系統,雖然技術上沒有困難,但幾艘戰艦的系統整合在一起,卻遠遠不及大型戰艦的防禦力和火力,根本就是好看不好用的破爛貨。
早在幾十年前,這個提案就胎殆腹中,沒想到今天,居然看到了外星人的分體式戰艦。
徐世傑不禁冒出個想法:難道分體式戰艦才是戰艦發展的正確方向?
然而外星人的戰艦根本不是簡單的分體,分離後的小型艦兩兩一組飛散開,如同有一根無形的線拴住兩艘飛船一般互相繞飛,又像數個沒有手柄的啞鈴扔進太空。
一架戰機恰好從兩艘外星戰艦的中間穿過,不想這兩艘飛船就像兩塊通了電的電磁鐵般,突然間快速合攏,直接將戰機壓成了鐵餅,藉助戰機爆炸的衝力,兩艘外星飛船又重新分開,繼續環繞飛行。
親眼目睹這一幕的將士們眼珠子差點沒從眼眶裡掉出來,這算什麼?衝撞式進攻?f-440怎麼說也有十幾噸重的裝甲,居然像紙糊的一般不堪一擊?
不止一個人腦子裡出現電影裡最經典的海戰鏡頭——開足馬力,撞沉它!
戰前,艦截航空兵窮盡想像,進行過各種各樣的推測,可誰也沒想到外星人居然用這種方式作戰,頓時鬧了個手忙腳亂,進攻的層次為之一亂,頓時損失了十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