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部分(第3/4 頁)
成果沒有多少,謎團卻越來越多。
武器研究組使盡了吃奶的力氣,個個熬成了熊貓眼兒,也沒找到外星戰艦的武器系統在哪兒。
類似的還有動力組,外星飛船裡即無機械也沒有電路,哪怕把一艘戰艦殘骸拆成了碎片,也沒有絲毫髮現,據說動力組的組長憋屈得天天晚上爬起來夢遊都不忘記拿腦袋撞牆。
總而言之,外星飛船徹底推翻了所有人腦子裡對飛船的印象。
處境稍好些的大概要數結構組,除去船體材料之外,對飛船整體結構的研究也取得了不錯的進展。
原本結構組也和其它組一樣陷入困境,但某個組員靈機一動,既然船體由生物材料組成,那麼可不可以用x光照射的辦法試試?
焦頭爛額的研究組立即同意了這個辦法,為了儘快出成果,鑽進死衚衕的組長們不管多餿的主意都敢試一試。
使用大功率x機照射外星飛船,終於掀開了外星技術神秘的一角。研究組恍然發現,原來飛船厚厚的艙壁和外殼下另有乾坤。
研究組在飛船最厚的艙壁和外壁內發現了連x光也穿不透的、類似骨架的支撐結構,將“骨架”的形狀與飛船的形狀對比後發現,骨架所在的艙壁和外壁組合在一起,恰好組成了完整的支撐體系!
不僅如此,艙壁中還有類似電路的孔狀結構,研究人員早就是飛船碎片上看到過這些大大小小的孔洞,本以為是減輕重量加強機械強度的蜂巢結構,沒想到這種孔洞和血管一樣遍佈全身。
要不是裡面一滴血也沒有,研究組非把外星飛船當成一種生物不可。
雖然沒什麼重大的發現,但是研究人員一致認為,外骨人是一種以生物技術為文明主體的外星文明,很可能完全不懂得機械和電子技術。
這個結論讓葉飛想起了自己闖入外星基地的情景,追出小行星的外星人居然沒穿任何防護裝備!
能在接近零下二百度的真空環境中行動自如,真不愧是骨頭長在外面的外星生物。
對外星戰艦的研究也在如火如荼地進行,國防部下了死命令,限時搞清楚外星戰艦防禦超高的秘密。可被毀的戰艦早就失去了那種超常的防禦力,研究人員絞盡腦汁也沒研究出個所以然,都快愁白了頭髮。
研究不研究的,葉飛等人一概幫不上忙,只是聽獸醫說說解個悶兒,算是隔離生活中的調味劑,在此期間,另一件事的發生吸引了大夥所有的注意力。
自從證實了外星人的存在,且外星人並非不可戰勝後,整個人類社會突然進入一種十分詭異的狀態,杞人憂天者有之,滿不在乎者有之,各種各樣的反戰流行更是三天一場五天一次。
不過歷史上從沒有哪次戰爭因為民眾的流行而取消,更不要說現在是外星人入侵太陽系了。
儘管土星艦隊的勝利令各國大大鬆了口氣,但戰備令並沒有取消,轉向軍工生產的企業也沒接到撤消轉型的通知,反而是各種防禦演練層出不窮,開始漸漸進入民眾的生活。
很多人對此表示不解,但這一切並非毫無來由。
早在鐵甲基地伏擊戰發生之前,中方的軌道望遠鏡就盯緊了“死亡星區”,其它國家也是一樣,全面搜尋與死亡星區相似的空域。
各國的情報系統再也顧不上打聽其它國家的八卦,全力運轉,收集一切與外星人有關的情報。
連各國的天軍都沒能發現外星人的蹤跡,誰都沒指望呆在地面的情報系統能有什麼建樹,但錯有錯著,美國佬的一個情報人員在某天文臺拍攝的照片中翻到兩張相似的照片,其中一張拍到了個模糊的天體,另一張與拍攝時間相差不久的照片上卻根本沒有這個天體的蹤跡。
這立即引起一情報人員的警覺,經過一系列的審查對比,美國人不僅確定了照片拍攝的方位,甚至還找到了這個天體,不過只是虛驚一場,那只是顆小行星,飛離了原本的位置而已。
雖然只是個烏龍,但這個小小的插曲卻給情報人員帶來了靈感,各個歷史時期的壓箱底天文照被統統番了出來一一對比,以期找到哪怕一分一毫的線索。
功夫不負有心人,一張拍攝於一個世紀前的小行星照片最張進入情報人員的視野。
75 外骨人(四)
根據以往的記錄,這是一群流浪的小天體,按當時的軌道,這群小天體將在距離太陽系兩點七光年之外與太陽系“擦肩而過”。
詭異的是按現有軌道,這群小天體將在不久之後進入太陽系。
全世界的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