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第3/4 頁)
肖班勉強露出個笑容,瞅瞅葉飛和姜宇飛,突然間感慨萬千,“就剩下兩天了,一分兵,你們可能這輩子都再見不上一面,有什麼坎過不去的?”
大夥一起沉默了,雖然幾個月的新兵連,被肖雨罵過訓過,可不知道為什麼,聽到他馬上就要離開,所有人心裡突然冒出一股說不清的失落。
葉飛覺得眼角泛酸,為什麼會捨不得?明明應該高興才對啊?不是一直恨他恨得牙根直癢癢麼?
肖雨沒再多說什麼,很快收拾好了行囊,隨後二排長搬進了五班。
肖雨走的時候,全班列隊送到了航空站,張大慶淚流滿面,其他人的淚水也都在眼眶打轉,七八個大小夥子,像個娘們兒似的哭眼抹淚,就連肖雨也是兩眼通紅,忍不住像個娘們兒一樣挨著個的囑咐自己帶出來的兵,說得千頭萬緒,最後該說不該說的全吐了個乾淨,頭也不回地登上飛船,卻止不住的淚水滾滾而下。
男兒有淚不輕彈,只緣未到傷心處。可是葉飛覺得,這事兒好像沒什麼可傷心的,就是眼淚自己總想往下淌,和他本人無關。
兩天後,分配方案下達,葉飛以全連第二,全基地第十九名的總成績分到了陸戰隊,和他分到一起的戰友只有姜宇飛,而且姜宇飛還排在他的前一名。
還是因為文化課拉了分,光算軍事科目的成績,葉飛至少能排進全基地前三。
全班的戰友即將各奔東西,大夥心裡突然多了太多的不捨,幾個月的時間,吃在一起,住在一起,一起吃苦,一起挨累,一起流汗,一起流血,一起偷著罵班長和軍官,營區到處是大夥的足跡和汗水,摸爬滾打的身影佈滿了每一個偏僻的角落。太多太多的經歷把大夥緊緊地聯絡在一起,就連姜宇飛,在葉飛眼也沒那麼惹人厭惡了。
紅著眼睛擁抱每一位戰友,王笑東第一個離開,因為罵排長,他是全連僅有的幾個受了處分的新兵,也因為那一時的衝動,連累全連揹著行李跑了一個下午,個個累得腿都抬不起來。
看不見摸不著的處分差點跟了他一輩子,分兵前一天的晚上,排長金躍明單獨把他叫到辦公室,當著他的面撕掉了處分表。
這位表面粗獷的二排長,讓大夥又敬又愛,跟著這樣的軍官,心裡踏實。
第二批上飛船的就是葉飛和姜宇飛,全基地二十個分到陸戰隊的新兵裡,只有他和姜宇飛是同班戰友,不過倆人坐的距離卻最遠。
二人乘坐的是一艘小型運兵船,二十個人加上隨行軍官正好把船艙佔滿,大夥整日抬頭不見低頭見,就算不知道名字也認識臉,只是心情都不大好,都沉默著不說話。
這一回飛船沒再折騰,很快把眾人送到了軍方的航天中心。在這裡,二十個新兵匯合了其它基地的新兵,數百人坐上大型飛船,直接飛出大氣層。
哪怕進入太空時代,離開行星表面也是絕大多數平頭百姓難以想象的經歷,畢竟是年輕人,四百個新兵很快忘記了離別的愁緒,興奮地交頭接耳,帶隊軍官沒有絲毫阻止的意思,反而樂見其成。
不知道是誰問了一句:“咱們這是去哪兒?”
立即有人回答:“這你都不知道?月球基地唄!陸戰隊是天軍的下屬部門,天軍的總部在月球的地下,陸戰隊的基地就算沒和天軍總部在一起,也離著不遠。”
葉飛嘴角不屑地抽了抽,這段歷史早已寫入教科書,他還因為興趣找過相關的資料,因此對這段歷史很熟悉。
21世紀四五十年代,自工業革命後以幾何級數消耗的礦產資源幾近枯竭,中國秘密展開外空探礦工程,開啟了人類進入太空時代的大門,併成功地在小行星帶建立採礦區,史稱451工程,以此為分水嶺,2045年被公認為中國現代史的開端。
幾年後,後知後覺的俄美兩國奮起直追,開始爭奪小行星帶的礦產資源,為防止爭奪資源產生的矛盾擴大,經過艱難的協商後,三國於莫斯科簽署航天備忘錄,協議中最重要的條款,也是最為詬病的條款即:先開發即擁有原則,併成為宇宙資源開發的指導性原則,史稱太空原則。
歐盟由於成員國之間互相制肘而未能及時加入太空俱樂部,其它不具備獨立航天技術的國家則只有眼紅的份,將這份三國拋開其它國家簽署的協議視為三國瓜分太空資源的協議,視其為強權三分協議。
太空原則的簽署成為人類世界集體進入宇航時代的標誌,幾乎陷入礦產資源枯竭的人類世界在文明退化的邊緣險險地打了個轉,自此進入前所未有的高速發展期,人類進入準星空時代,也被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