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4部分(第2/4 頁)
發現這玩意真的是大的離譜。不過想想也對。這東西不但是太空戰鬥機的出入口,同時也允許小型戰艦的出入,開口不大怎麼行?至於說我現在一個人在這裡,那簡直就和一粒塵埃差不多了。
順著巨大的鼻孔進入之後就可以看到一段覆蓋著半透明甲殼的通道,這些東西其實是一種凝固的生物質分泌物,凝固後的硬度堪比高階合金,但它最大的優點不是硬度和韌性,而是可修復性。這玩意說白了就和人的手指甲一樣。是可以不斷生長的,所以不管出現任何程度的損毀都可以再生。根本不用擔心損毀。作為通道的出入口,這個位置在戰鬥中受損的機率顯然相當高,而一種可以自我修復的材質顯然比什麼鋼鐵都要合適這種環境。
這種特殊材質並沒有完全覆蓋整個通道,繼續向前就可以看到一些露出來的金屬材質組成的結構。那些東西看起來就好像是火車軌道一樣,而且個頭很大,在鼻腔之中分別組成了整整13個大小不一的軌道組。這些都是電磁彈射器。和航母上的彈射器功能類似,主要就是給需要出發的飛行器提供初始速度的裝置。
越過這些東西之後那個好像蟲穴一樣的通道就變成了一片巨大的金屬通道。從這裡開始周圍的環境看著就已經是正規的太空戰艦內部的結構了,除了空間特別大之外並沒有什麼不同之處。
在這個巨大的通道中一路前行,很快我就到了一個匯合點,這是兩側鼻孔的聯通位置。通道在這裡匯合成一條。然後向著後方延伸。在這裡可以看到通道中央橫向的隔板,這個是用來引匯出入飛行器使用的,就和高速公路分成左右兩邊一樣,這裡是上下分的,出入的飛行器需要分別走對應的通道,避免在這個交通要道發生意外。
我是從上面的通道進入的,前進了一小段距離之後就看到了位於側面通道上的一個人員出入口,不過我沒有進去,而是繼續深入。一口氣潛入內部那個超級巨大的太空戰鬥機機庫,然後衝著其中一個相對較大的出入口就遊了過去。這邊的牆壁上是一條條的懸浮通道,我到達的這大概是170多層的位置,在這裡的牆壁上有一處很大的電子門。我剛靠近那扇門就自己向著兩邊自動劃開,然後我便進入到了內部。
這裡面其實是個大型電梯,我進入之後也沒有去按開關,因為這東西是完全依靠心靈網路操控的,牆壁上除了緊急停止之外就沒有別的按鈕了。
電梯先是向著龍頭頂的方向運動了一段距離,然後突然開始橫行移動,停下之後我便出現在一個相當大的空間之中。這地方是個類似交通樞紐之類的地方,從這邊換乘不同方向的電梯可以到達不同區域,而且還有很多的通道可以走,不過我還是換了部電梯。
從我進入培養液開始到現在已經過去了起碼四十分鐘,但我依然沒有到達想要到的地方。這條神龍的巨大固然是原因之一,但更多的還是因為現在的環境。
從設計方面來說,這東西本來是應該在太空中使用的。也就是無重力環境。實事上這條神龍體內並沒有人造重力,不是我們做不到,而是沒必要。人類的身體相對來說很脆弱,如果長期處於無重力環境下的話會出現很多的問題,而且無重力環境下人類的身體很多行動都會受到限制,因為不習慣而造成工作效率下降幾乎是必然的事情。但是這條神龍不是移民船。而是護航用的戰艦,所以它是一艘龍族專用的船,而我們龍族對無重力環境的適應能力顯然遠高於人類,而且就算是長期處於無重力狀態我們的身體也不會出現什麼不正常的反應。加上我們的電磁控制能力可以透過磁場的推拉方式反作用自身,讓我們在真空中高速移動,這樣一來真空環境對我們來說反而是更合適的一種狀態。這其實也是最初創造者們為什麼要讓我們成為可以在真空中生存的生物的原因之一,因為這樣我們的空間適應能力就會非常高。
如果現在這條神龍是停在地球軌道上的話,那麼我最多十分鐘就可以到達希望去的地方,但問題是這裡不但不是無重力的環境。周圍還充滿了大比重的生物培養液,這玩意不但比重比水大,黏度也比水要高很多,所以要在這種環境中高速移動就需要面對巨大的阻力。這該死的阻力導致我在這裡移動了四十幾分鍾都還沒到地方,好在總算距離不遠了。
差不多在我進入培養液之中一小時後,我總算是透過複雜的通道網路到達了我的目標——神龍的大腦。
之前說過,這條神龍就是利用基因誘導技術在女媧的本體外面生長出來的一個驅殼,而這個大腦其實就是女媧的本體。只是為了控制這個巨大的驅殼,所以女媧又定向增殖了一個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